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核心,包含了轴承、齿轮、线圈等很多结构。且电机表面还需要装配进水管/出水管、各种线束、支架等配件。在汽车驾驶时,无法避免的产生噪音。电机总成产生的噪音,为汽车噪音的主要噪音源之一,若想为整车降噪,那么为电机降噪必不可少。然而,电机所在的发动机舱温度较高、振动明显,普通隔音材料容易产生软化、变形、装配脱落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可用于电机的隔音隔热。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包括聚氨酯发泡层和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上的聚酯纤维层;
3、所述聚酯纤维层包含依次设置的表面地毯、涤纶短纤毡和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
4、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层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远离电机侧。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地毯设置在涤纶短纤毡远离聚氨酯发泡层侧,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设置在涤纶短纤毡靠近聚氨酯发泡层侧。即电机外侧,聚氨酯发泡层、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涤纶短纤毡、表面地毯依次设置。
6、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层厚度为2-4mm。
7、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层面密度为1500-1800g/m2。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地毯面密度为280-320g/m2,优选为300g/m2。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纶短纤毡面密度为1050-1350g/m2。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面密度为140-160g/m2,优选为150g/m2。
11、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发泡层厚度为5~30mm,密度为50-70kg/m3。
12、优选地,通过对部分聚酯纤维层进行弱化处理,形成转轴,以实现对电机的包覆。
1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部分聚酯纤维层进行减薄,形成类似铰链结构,声学包能绕这个结构转动,同时实现了工艺状态(声学包展开)及装车状态(声学包包覆)。
14、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上设有用于辅助安装的魔术贴和用于固定魔术贴的码钉。
15、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搭接声学包的魔术贴,使用码钉进行固定。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魔术贴使用的材料为尼龙。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码钉使用的材料为304不锈钢。
18、一种上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将聚酯纤维面料烘烤后、置于成型模具内,进行冷压成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的聚酯纤维层;
20、s2:将聚酯纤维层置于发泡模具内,进行聚氨酯发泡成型,在聚酯纤维层上复合聚氨酯发泡层,得到发泡半成品;
21、s3:将发泡半成品放入冲切模具中冲切出边缘轮廓和孔位,得到冲切半成品;
22、s4:对冲切半成品装订魔术贴,得到多块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
23、优选地,步骤s1所述烘烤温度为210-230℃,烘烤时间为140-160s。
24、优选地,步骤s1所述冷压成型时间为80-100s,压力为15-17mpa。
25、优选地,步骤s1聚酯纤维层保证与电机的环境件存在一定的间隙(满足装车要求),且尽可能简化型面(满足工艺要求)。
26、优选地,步骤s2所述聚氨酯发泡成型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00:(55-60)的聚醚、异氰酸酯。
27、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所述聚氨酯发泡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a.发泡模具升温至50-70℃,并保持该温度;
29、b.将聚醚导入混料缸进行预混合;
30、c.将聚醚及异氰酸酯分别加入高压发泡机的储料罐内;
31、d.打开发泡模具,在发泡模具上模喷洒脱模剂;
32、e.将s1制作的聚酯纤维层放入发泡模具中,合上模具;
33、f.将储料罐内的原料按照聚醚:异氰酸酯=100:(55-60)的比例注入模具的模具腔内;
34、g.成型、熟化;
35、h.打开模具,得到发泡半成品。
36、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g所述成型、熟化条件包括:模具温度60-70℃,熟化时间≥100s。
37、一种上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的应用,将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应用于电机总成。
38、一种上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的使用方法,将多块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紧密的包覆在电机外侧,并利用魔术贴进行搭接。
39、本专利技术中,将声学包拆分为上、下(左、右)等多块,利用魔术贴的结构进行搭接。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1.本专利技术声学包可用于电机的隔音隔热。
42、2.本专利技术声学包使用聚酯纤维作为隔音层,材料较轻。
43、3.本专利技术声学包中,包含了聚氨酯发泡层组成的吸音层和聚酯纤维层构成的隔音层,电机总成产生的噪声经过吸音层表层孔洞,进入材料内部,噪声被损耗、吸收;通过吸音层传递到隔音层的噪声,再被致密聚酯纤维层反射,这样的结构保证了电机声学包良好的吸音隔音性能。聚酯纤维层最里层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一方面有效阻止聚氨酯发泡料渗透到产品表面,另一方面致密的膜可以增加声学包的隔音性能;聚酯纤维层最外层为表面地毯,主要保证声学包的外观。
44、4.本专利技术声学包具有良好的耐液体性能,发动机舱液体滴在其上,零件的表面无气泡、破裂、脱落、变形、膨胀等不良现象。
45、5.本专利技术声学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按照gb 8410,燃烧速率≤50mm/min。
46、6.本专利技术声学包相较于传统的发泡件隔音垫,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
47、7.本专利技术声学包相较于传统发泡件隔音垫,拉伸强度好,装配在电机上不容易产生变形、断裂等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发泡层(1)和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1)上的聚酯纤维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1)远离电机侧,表面地毯(21)设置在涤纶短纤毡(22)远离聚氨酯发泡层(1)侧,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23)设置在涤纶短纤毡(22)靠近聚氨酯发泡层(1)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厚度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面密度为1500-1800g/m2,其中,所述表面地毯(21)面密度为280-320g/m2,涤纶短纤毡(22)面密度为1050-1350g/m2,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23)面密度为140-16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发泡层(1)厚度为5-30mm,密度为50-70kg/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发泡层(1)上设有用于辅助安装的魔术贴(3)和用于固定魔术贴(3)的码钉(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3)使用的材料为尼龙,码钉(4)使用的材料为304不锈钢。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块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包覆在电机外侧,并利用魔术贴(3)进行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发泡层(1)和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1)上的聚酯纤维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1)远离电机侧,表面地毯(21)设置在涤纶短纤毡(22)远离聚氨酯发泡层(1)侧,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23)设置在涤纶短纤毡(22)靠近聚氨酯发泡层(1)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厚度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声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2)面密度为1500-1800g/m2,其中,所述表面地毯(21)面密度为280-320g/m2,涤纶短纤毡(22)面密度为1050-1350g/m2,聚丙烯/聚酰胺复合膜(23)面密度为140-16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劲轩,高军龙,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