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技术介绍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设备因其快速传输数据的特性,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网络通信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网络通信设备通常需要集成在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内,通过在户外不同地区合理地设置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为用户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光缆交换箱作为电缆网路的主要开关设备,多用于工业园区、居民社区和商业中心等。相关技术中,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在户外需要面临雨水环境,雨水会通过交换箱本体两侧的换气散热通道进入交换箱本体内部,造成交换箱本体内部湿度增加,进而影响交换箱本体内部所装配的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能够避免湿气对箱体内部设备造成不良干扰。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该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包括壳体组件、循环换热组件和防护罩,壳体组件的内部构造有容置空腔以放置网络通信设备和光纤连接件,循环换热组件包括排风件和进风件,所述排风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所述排风件能够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制造负压,所述进风件包括过滤部和干燥部,所述过滤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防护罩套设于所述过滤部的外侧,并与至少部分的所述过滤部围成供空气流动的夹腔,所述夹腔与所述过滤部和所述干燥部形成进气通道,以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部连通,其中,所述干燥部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侧,且与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抵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包括伸出所述壳体组件的凸出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凸出部沿其高度方向的至少1/4幅面,以形成一部分的所述夹腔,所述防护罩沿周向与所述过滤部的凸出部间隔布置以形成另一部分的所述夹腔。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与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螺纹啮合相连,以调节所述凸出部沿自身高度方向的幅面尺寸。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部正对于所述过滤部且两者均呈环形设置,所述干燥部的径向尺寸为所述过滤部的径向尺寸的至少1.5倍,以使在负压作用下进入所述干燥部的气流流速降低。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排风件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内部的排气风机,所述排气风机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外部,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空腔内部,所述导管上设有用于调节其自身开度的电磁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壳体顶部的第一定位筒,所述第一定位筒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侧限位连接有过滤网,以对所述进气通道中流动的气体进行过滤。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筒为方形结构体,且其外侧限位安装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定位筒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地相连。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筒外侧的第一连接框、与所述第一连接框层叠的第二连接框、以及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具有螺纹部,并通过所述螺纹部将所述第一连接框和所述第二连接框锁紧,所述第二连接框通过支撑杆与所述防护罩限位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部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内壁的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二定位筒和所述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以使两者内部连通并构成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通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筒的底部设置有透气网,以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定位筒的内部填充有干燥件,所述干燥件层叠且抵触于所述透气网的一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部还包括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顶部限位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定位筒的外周面可与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周面螺纹相连,所述干燥件以连续的层状形态铺设于所述第二定位筒的内部且包括干燥剂。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在箱体内部的网络通信设备发热严重的情况下,排风件能够抽取箱体内部的高温气流并排出箱体,进而造成容置空腔内部出现负压,在负压作用下,箱体外侧低温气体能够从第二通路进入容置空腔对网络通信设备进行降温。低温气体在第二通道中流动的过程中会流经过滤部和干燥部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低温气体在对容置空腔进行降温的同时,能够避免增加容置空腔内部的湿度;另外,在排风件停止运行的状态下,电磁阀能够封闭第一通路,能避免外部空气从第一通路进入容置空腔造成湿度增加;进一步地,过滤部外侧设置的防护罩还能够避免雨水渗入容置空腔,本申请在对容置空腔进行换热降温的同时,能够避免容置空腔受气体交换造成的湿度增加,能够有效保障容置空腔内部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包括伸出所述壳体组件(1)的凸出部,所述防护罩(8)的顶部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凸出部沿其高度方向的至少1/4幅面,以形成一部分的所述夹腔(A),所述防护罩(8)沿周向与所述过滤部(5)的凸出部间隔布置以形成另一部分的所述夹腔(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与所述壳体组件(1)的顶部螺纹啮合相连,以调节所述凸出部沿自身高度方向的幅面尺寸;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排风件(3)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12)内部的排气风机(31),所述排气风机(31)连接有导管(32),所述导管(32)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壳体(12)的外部,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空腔(2)内部,所述导管(32)上设有用于调节其自身开度的电磁阀(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51)为方形结构体,且其外侧限位安装有连接件(55),所述第一定位筒(51)通过所述连接件(55)与所述防护罩(8)可拆卸地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5)包括套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筒(51)外侧的第一连接框(551)、与所述第一连接框(551)层叠的第二连接框(552)、以及装配件(553),所述装配件(553)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具有螺纹部,并通过所述螺纹部将所述第一连接框(551)和所述第二连接框(552)锁紧,所述第二连接框(552)通过支撑杆(554)与所述防护罩(8)限位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部(6)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1)内壁的第二定位筒(61),所述第二定位筒(61)和所述第一定位筒(51)对应设置,以使两者内部连通并构成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筒(6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网(62),以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置空腔(2)连通,所述第二定位筒(61)的内部填充有干燥件(63),所述干燥件(63)层叠且抵触于所述透气网(6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部(6)还包括第二套环(64),所述第二套环(64)的顶部限位连接于所述上壳体(11)的内壁,所述第二定位筒(61)的外周面可与所述第二套环(64)的内周面螺纹相连,所述干燥件(63)以连续的层状形态铺设于所述第二定位筒(61)的内部且包括干燥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包括伸出所述壳体组件(1)的凸出部,所述防护罩(8)的顶部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凸出部沿其高度方向的至少1/4幅面,以形成一部分的所述夹腔(a),所述防护罩(8)沿周向与所述过滤部(5)的凸出部间隔布置以形成另一部分的所述夹腔(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与所述壳体组件(1)的顶部螺纹啮合相连,以调节所述凸出部沿自身高度方向的幅面尺寸;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排风件(3)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12)内部的排气风机(31),所述排气风机(31)连接有导管(32),所述导管(32)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壳体(12)的外部,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空腔(2)内部,所述导管(32)上设有用于调节其自身开度的电磁阀(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5)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1)顶部的第一定位筒(51),所述第一定位筒(5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套环(52),所述第一套环(52)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环(53),所述定位环(53)的内侧限位连接有过滤网(54),以对所述进气通道中流动的气体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5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丹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