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401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设有搅拌组件,发酵罐包括罐身以及盖合于罐身的罐盖,罐身包括外罐和与外罐可拆卸连接的内罐,内罐用于盛装物料,外罐套设于内罐的外部,且外罐与内罐之间设有避空区;发酵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位于避空区的加热管,加热管在避空区绕内罐周向旋转。通过避空区能够避免加热管热量散失,使得热量分布于避空区,加热管绕内罐周向旋转对内罐各位置实现均匀加热或保温,使内罐各处温度统一,有利于发酵质量。加热管与内罐内部的物料不接触,避免物料沾粘在加热管上影响加热效果,在避空区,加热管和内罐可以进行分别拆装,互不影响,其安装空间大,操作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大豆酱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1、大豆酱因其风味受到广泛喜爱,大豆酱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浸豆、蒸豆、混面接种、制曲、制醅、发酵、调配、灭菌等步骤,其中在发酵步骤时,将制醅放入发酵装置中,需要升温或控制温度实现发酵。

2、申请号为cn202220157540.0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豆酱油高盐稀态发酵脱脂装置,此装置在发酵罐内部设置加热管,通过加热管的加热提高发酵罐内的温度,以减少发酵周期并提高生产质量,但此方式会导致加热管与发酵罐内物质直接接触,不便对加热管进行清理,且物质附着在加热管上,不利于加热管实现良好的加热效果。

3、申请号为cn202223092513.9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原料酱发酵装置,涉及大豆酱生产
,发酵罐体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加热腔、内罐以及冷却腔,加热腔通过位于其内壁的加热部件实现对发酵罐的加热和保温作用,但在此加热方式中,位于加热腔内壁的加热部件其位置固定,会导致出现发酵罐各处受热不均匀,且加热腔内部的加热部件不便于拆装和检修,加工和安装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解决了发酵装置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受热不均匀,且加热部件不便于拆装检修和清理的问题。

2、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设有搅拌组件,发酵罐包括罐身以及盖合于罐身的罐盖,

4、罐身包括外罐和与外罐可拆卸连接的内罐,内罐用于盛装物料,外罐套设于内罐的外部,且外罐与内罐之间设有避空区;

5、发酵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位于避空区的加热管,加热管在避空区绕内罐周向旋转。

6、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内罐底部的旋转盘,加热管固定于旋转盘顶部,旋转盘绕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以带动加热管旋转。

7、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还包括底座,底座设有连接口,加热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口与旋转盘的底部传动连接。

8、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外罐的底壁设有与连接口对位的穿入口,底座与外罐的内底壁抵接,或者,底座固定于外罐的内底壁。

9、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外罐的底壁设有避空口,底座设置于避空口处。

10、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避空口的内径小于底座的外径,底座的外底壁与外罐的内底壁抵接,或者,底座的外底壁固定于外罐的内底壁。

11、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的直径大于旋转盘的直径。

12、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设有凹槽,旋转盘位于凹槽内,凹槽设有弧形侧壁,弧形侧壁的弧度与旋转盘的侧壁弧度相同。

13、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管设有多个,且多个加热管沿旋转盘周向均匀分布。

14、在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还包括与加热管连接的电源线,外罐的外壁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控制开关。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设置外罐和内罐并在外罐和内罐之间设置避空区,且避空区设置加热管,则加热管位于内罐的外侧,且外罐的内壁与内罐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避空区能够避免加热管热量散失,使得热量分布于避空区,进而实现对内罐的有效加热。加热管绕内罐进行周向旋转对内罐各位置实现均匀加热或保温效果,有利于内罐各处温度统一,从而有利于大豆酱发酵质量。

17、此外,由于加热管设置于内罐的外部,一方面与内罐内部的物料不接触,避免物料沾粘在加热管上影响加热效果,同时避免物料得不到及时有效清理而在加热管外侧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加热管在避空区,加热管和内罐可以进行分别拆装,互不影响,且相较于在加热腔内壁固定加热组件的方式,在避空区设置加热管,其安装空间大,安装方式更简单,操作难度低,且便于单独拆装和检修。

18、(2)通过设置旋转盘带动加热管实现绕内罐的旋转,旋转盘位于内罐底部,不影响内罐结构,且有利于加热管实现稳定旋转,避免加热管出现移位而导致磕碰损伤或发出碰撞异响。

19、(3)设置底座加强旋转盘与发酵罐之间的连接关系,且底座位于旋转盘底部,对旋转盘起到承接作用,有利于旋转盘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加热管的加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发酵罐包括罐身以及盖合于所述罐身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内罐底部的旋转盘,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旋转盘顶部,所述旋转盘绕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以带动所述加热管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连接口,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底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口对位的穿入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抵接,或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底壁设有避空口,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避空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底座的外径,所述底座的外底壁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抵接,或者,所述底座的外底壁固定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旋转盘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凹槽,所述旋转盘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设有弧形侧壁,所述弧形侧壁的弧度与所述旋转盘的侧壁弧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管沿所述旋转盘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电源线,所述外罐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控制开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发酵罐包括罐身以及盖合于所述罐身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内罐底部的旋转盘,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旋转盘顶部,所述旋转盘绕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以带动所述加热管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连接口,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底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口对位的穿入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抵接,或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罐的内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酱生产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底壁设有避空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伟张银蒋忠杨建强段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