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井泵站,具体为一体化集水井泵站。
技术介绍
1、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集水井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存储地下水、雨水或其他液体的设施,集水井通常具有较大的井径,用于汇集和存蓄地下水或渗漏水,在建筑中,集水井可以位于地下室入口处,用于引导流入的雨水和污水。
2、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3、首先,现有技术的泵站再投入使用时,常配合集水井使用,但大多泵站与集水井是分开安装,再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的,这样整体性较差,需要多次施工,且安装步骤较为复杂;
4、其次,现有技术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安装时较为麻烦且安装稳定性有限,通常为挖坑后将泵站放入,对泵站进行支撑的结构较少,泵站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可能存在使用寿命不佳的情况。
5、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体化集水井泵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集水井和泵站的整体性较差和安装时较为麻烦且安装稳定性有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集水井泵站。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一端设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贯穿桶体并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桶体的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斗,所述桶体的内部设有三个水泵,水泵的一端设有吸水管,所述桶体的内壁固定设有支板,且三个水泵的下端均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设有传输管,所
3、优选地,所述桶体的下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六个,且六个连接块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所述连接块均与桶体的外表面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集水桶的下端设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插柱,所述插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插柱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集水桶的下端开设有多个配合插柱使用的柱槽,插柱的外表面与柱槽的内壁相贴合。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5、1、本技术通过桶体,在其中的水泵和集水桶的作用下,桶体为泵站的壳体,入水管向内注水,格栅板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水流入底斗中在桶体内存储,水泵可以使水通过传输管进入止回阀,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构成泵站结构,盖板可以保护泵站,通风管便于泵站的气压稳定,集水桶为集水井结构,滤板可以过滤表面进入的水,从需求的点位接入流入管,水流入集水桶,当水位上升时通过送水管进入桶体内,完成集水井的排水工作,集水井结构安装在泵站的外表面上侧,形状一体式集水井泵站,可以更好的对水进行利用循环,采用集水井和泵站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一体式的设置使得施工步骤简便,并且联动性较好;
6、2、本技术通过放置板,在其中的连接块的作用下,在对泵站进行安装时,先在坑底放置放置板,再通过连接块将桶体固定连接,之后在桶体外围放入放置盘,将集水桶放入,通过插柱插入柱槽中,完成定位安装,安装简便,且安装较为牢固,从而达到泛用性较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一端设有入水管(11),所述入水管(11)的一端贯穿桶体(1)并固定连接有格栅板(12),所述桶体(1)的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斗(13),所述桶体(1)的内部设有三个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一端固定设有传输管(15),三个所述传输管(15)的上端共同固定设有止回阀(16),所述止回阀(16)的一端固定设有出水管(17),所述出水管(17)与桶体(1)贯穿连接,所述桶体(1)的上端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的上端贯穿设有通风管(19),所述桶体(1)的外表面上侧设有集水桶(2),所述集水桶(2)的内壁上侧固定设有滤板(26),所述集水桶(2)的外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流入管(21),所述集水桶(2)的内壁设有两个送水管(22),且两个送水管(22)均与桶体(1)贯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下端设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31),多个所述连接块(31)均与桶体(1)的外表面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集水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支板(110),且三个水泵(14)的下端均与支板(11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维修板(111),且三个传输管(15)均与维修板(111)贯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送水管(22)呈镜像分布,所述送水管(22)位于维修板(111)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21)设有四个,且四个流入管(21)呈环形阵列分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设有六个,且六个连接块(31)呈环形阵列分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24)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插柱(24)呈环形阵列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一端设有入水管(11),所述入水管(11)的一端贯穿桶体(1)并固定连接有格栅板(12),所述桶体(1)的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斗(13),所述桶体(1)的内部设有三个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一端固定设有传输管(15),三个所述传输管(15)的上端共同固定设有止回阀(16),所述止回阀(16)的一端固定设有出水管(17),所述出水管(17)与桶体(1)贯穿连接,所述桶体(1)的上端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的上端贯穿设有通风管(19),所述桶体(1)的外表面上侧设有集水桶(2),所述集水桶(2)的内壁上侧固定设有滤板(26),所述集水桶(2)的外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流入管(21),所述集水桶(2)的内壁设有两个送水管(22),且两个送水管(22)均与桶体(1)贯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水井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下端设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31),多个所述连接块(31)均与桶体(1)的外表面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集水桶(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锴,本红梅,赵洪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凌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