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385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6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包括底座、装水桶,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轮,底座上设置有装载架,装载架内设置有储放腔,装载架顶部设置有限制杆,装载架上方设置有组装架,组装架底部设置有限制槽,驱动轮上设置有连接杆,底座上设置有衔接机构,底座上靠近衔接机构设置有电动机,底座中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底座侧边设置有信号收发器,装载架包括转动板以及转杆。本技术通过装载架、限制杆、组装架、限制槽,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搬运的容量,提升整体功能性,通过装载架、转动板、转杆、储放腔,卸料时,可直接向上搬动装水桶,过中装水桶底部抵在对转动板上,可灵活向上转动,装水桶卸下不受空间限制,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搬运机器人为应用机器人运动轨迹实现代替人工搬运的自动化产品,可以进行自动化搬运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搬运机器人在不同应用领域拥有不同的型号,在进行装水桶搬运时,就需要对应的送水机器人来减轻搬运的体力付出。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送水机器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体规格为固定形式,装水桶根据不同的搬运情况数量不同,当前的送水机器人不便根据不同送水量改变搬运容量,整体功能性可进一步提升;

4、2、现有的送水机器人在放置装水桶时为保障放置的稳定性,一般为倾倒放置,倾倒状态的装水桶在到达运输目的地后需要卸下时,需要手动提起,过程中由于装水桶底部空间较小,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才能提起,当前送水机器人在到达目的地后卸料时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解决了现今存在的整体规格为固定形式,装水桶根据不同的搬运情况数量不同,当前的送水机器人不便根据不同送水量改变搬运容量,整体功能性可进一步提升,倾倒状态的装水桶在到达运输目的地后需要卸下时,需要手动提起,过程中由于装水桶底部空间较小,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才能提起,当前送水机器人在到达目的地后卸料时较为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包括底座、装水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装载架,所述装载架内设置有储放腔,所述装载架顶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装载架上方设置有组装架,所述组装架底部设置有限制槽,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衔接机构,所述底座上靠近衔接机构设置有电动机,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底座侧边设置有信号收发器;

3、所述装载架包括转动板以及转杆,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固定安装装载架内。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轮共有四组,每组所述驱动轮上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衔接机构内部为空腔状态,所述衔接机构固定安装底座上。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与电源模块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伸入衔接机构内并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入衔接机构内并连接有相同的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一端的锥形齿轮与电动机输出端的锥形齿轮在衔接机构内啮合,所述电动机共有两组。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载架、组装架的顶部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限制杆,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与转杆相适配的孔。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贯穿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共有四组,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放腔内部侧壁。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架底部的限制槽与限制杆相适配且位置对应,所述组装架内设有与装载架内箱体的转动板以及转杆,所述组装架共有若干组且结构一致。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外侧包覆有橡胶层,所述转动板与装水桶的底部规格一致,所述电源模块、信号收发器以及电动机之间串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具备以下

11、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通过设置装载架、限制杆、组装架、限制槽,根据实际需要搬运装水桶的数量,选择适量的组装架进行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组装架底部的限制槽将与装载架上的限制杆相结合,保障组装的稳定性,之后可在组装架内的储放腔内通过相同的方式安置装水桶,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搬运的容量,提升整体的功能性。

13、2、该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通过设置装载架、转动板、转杆、储放腔,在搬运装水桶时直接优先将装水桶的底部置于转动板上,之后可逐渐倾倒装水桶,过程中转动板绕转杆转动,在到达运输地点之后,可直接向上搬动装水桶,过中装水桶底部抵在对转动板上,并可灵活向上转动,装水桶卸下时不受空间限制,更加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包括底座(1)、装水桶(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轮(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装载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架(3)内设置有储放腔(4),所述装载架(3)顶部设置有限制杆(6),所述装载架(3)上方设置有组装架(7),所述组装架(7)底部设置有限制槽(8),所述驱动轮(2)上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衔接机构(10),所述底座(1)上靠近衔接机构(10)设置有电动机(11),所述底座(1)中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2),所述底座(1)侧边设置有信号收发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共有四组,每组所述驱动轮(2)上均设有连接杆(9),所述衔接机构(10)内部为空腔状态,所述衔接机构(10)固定安装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与电源模块(12)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伸入衔接机构(10)内并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伸入衔接机构(10)内并连接有相同的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9)一端的锥形齿轮与电动机(11)输出端的锥形齿轮在衔接机构(10)内啮合,所述电动机(11)共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架(3)、组装架(7)的顶部的四个边角均设有限制杆(6),所述转动板(301)上开设有与转杆(302)相适配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贯穿转动板(301),所述转动板(301)共有四组,所述转杆(30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放腔(4)内部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7)底部的限制槽(8)与限制杆(6)相适配且位置对应,所述组装架(7)内设有与装载架(3)内箱体的转动板(301)以及转杆(302),所述组装架(7)共有若干组且结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01)外侧包覆有橡胶层,所述转动板(301)与装水桶(5)的底部规格一致,所述电源模块(12)、信号收发器(13)以及电动机(11)之间串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包括底座(1)、装水桶(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轮(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装载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架(3)内设置有储放腔(4),所述装载架(3)顶部设置有限制杆(6),所述装载架(3)上方设置有组装架(7),所述组装架(7)底部设置有限制槽(8),所述驱动轮(2)上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衔接机构(10),所述底座(1)上靠近衔接机构(10)设置有电动机(11),所述底座(1)中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2),所述底座(1)侧边设置有信号收发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共有四组,每组所述驱动轮(2)上均设有连接杆(9),所述衔接机构(10)内部为空腔状态,所述衔接机构(10)固定安装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送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与电源模块(12)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伸入衔接机构(10)内并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伸入衔接机构(10)内并连接有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晴李胜男孙佼季敏李硕刘倩王丹石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