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现场浇筑用梁模,具体涉及一种多用梁模。
技术介绍
1、梁模是一种用来现场浇筑混凝土框架梁的工具,也可以称之为框架梁模具。
2、现有的梁模其长度和高度固定,仅能制成固定长度、固定高度的梁;然而,建筑所需要的梁高度和长度并不统一、因此传统建筑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需用梁的长度、高度情况,定制相同长度以及高度的模板,将模板组装成梁模后,再往梁模中浇灌混凝土,使梁成型;但是梁模只能用来建造固定规格(长度、高度)的梁,应用的灵活性差、生产成本高,浇筑梁模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多,生产梁模造成极大的浪费,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梁模规格固定、灵活性差、建筑垃圾多、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建筑垃圾、适用生产多种规格的多用梁模。
2、一种多用梁模,包括底壁以及底壁上相对平行设置的左侧壁、右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之间活动设有前端面板以及后端面板,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前端面板以及后端面板围城一梁模腔;
3、左侧壁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左增高板、右侧壁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右增高板,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用于延长梁模腔的高度;
4、所述前端面板以及所述后端面板沿所述梁模腔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梁模腔的长度。
5、如上的多用梁模,还包括设于底壁上的分隔板,分隔板平行于左侧壁以及右侧壁设置,将梁模腔分隔成第一梁模腔以及第二梁模腔。
6、如上的多用梁模,左侧壁以及分隔板之间、分隔板以
7、如上的多用梁模,还包括设于梁模腔外,一端抵住左侧壁或右侧壁,一端抵住底壁的左支撑斜杆以及右支撑斜杆。
8、如上的多用梁模,左支撑斜杆与左侧壁之间设有平行于底壁以及左侧壁或右侧壁设置的左斜杆加固件;右支撑斜杆与右侧壁之间设有平行于底壁以及右侧壁设置的右斜杆加固件。
9、如上的多用梁模,右支撑斜杆以及右支撑斜杆沿底壁长度方向交替错开设置。
10、如上的多用梁模,底壁上设有多个供前端面板以及后端面板安装的安装槽。
11、如上的多用梁模,左增高板与右增高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相对位置的。
12、如上的多用梁模,包括贯穿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的连接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设于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两侧、用于调节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距离的调节件。
13、如上的多用梁模,底壁上设有供左侧壁、右侧壁安装的插槽,左侧壁以及右侧壁上设有凸条,凸条插入插槽中,以将左侧壁、右侧壁安装在底壁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用梁模,包括用于浇筑梁高度的左增高板以及右增高板,以及用于调整浇筑梁长度的前端面板以及后端面板;由于梁模腔的长度和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因此可以适用生产多种规格的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1)以及所述底壁(1)上相对设置的左侧壁(21)、右侧壁(22);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右侧壁(22)之间活动设有前端面板(23)以及后端面板(24),所述底壁(1)、所述左侧壁(21)、所述右侧壁(22)、所述前端面板(23)以及所述后端面板(24)围城一梁模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壁(1)上的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平行于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右侧壁(22)设置,将所述梁模腔(3)分隔成第一梁模腔(31)以及第二梁模腔(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分隔板(5)之间、所述分隔板(5)以及所述右侧壁(2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分隔板(5)相对位置的第一连接件(61),以及固定所述分隔板(5)以及所述右侧壁(22)相对位置的第二连接件(62),所述第一连接件(6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62)设于所述梁模腔(3)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斜杆(71)与所述左侧壁(21)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底壁(1)以及所述左侧壁(21)或所述右侧壁(22)设置的左斜杆加固件(73);所述右支撑斜杆(72)与所述右侧壁(22)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底壁(1)以及所述右侧壁(22)设置的右斜杆加固件(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斜杆(72)以及所述右支撑斜杆(72)沿所述底壁(1)长度方向交替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上设有多个供所述前端面板(23)以及所述后端面板(24)安装的安装槽(9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增高板(41)与所述右增高板(4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左增高板(41)以及所述右增高板(42)相对位置的延长加固件(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加固件(8)包括贯穿所述左增高板(41)以及所述右增高板(42)的连接件(81),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81)上、设于所述左增高板(41)以及所述右增高板(42)两侧、用于调节所述左增高板(41)以及所述右增高板(42)距离的调节件(8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上设有供所述左侧壁(21)、所述右侧壁(22)安装的插槽(91),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右侧壁(22)上设有凸条(92),所述凸条(92)插入所述插槽(91)中,以将所述左侧壁(21)、所述右侧壁(22)安装在所述底壁(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1)以及所述底壁(1)上相对设置的左侧壁(21)、右侧壁(22);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右侧壁(22)之间活动设有前端面板(23)以及后端面板(24),所述底壁(1)、所述左侧壁(21)、所述右侧壁(22)、所述前端面板(23)以及所述后端面板(24)围城一梁模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壁(1)上的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平行于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右侧壁(22)设置,将所述梁模腔(3)分隔成第一梁模腔(31)以及第二梁模腔(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分隔板(5)之间、所述分隔板(5)以及所述右侧壁(2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左侧壁(21)以及所述分隔板(5)相对位置的第一连接件(61),以及固定所述分隔板(5)以及所述右侧壁(22)相对位置的第二连接件(62),所述第一连接件(6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62)设于所述梁模腔(3)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梁模腔(3)外,一端抵住所述左侧壁(21)或所述右侧壁(22),一端抵住所述底壁(1)的左支撑斜杆(71)以及右支撑斜杆(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斜杆(71)与所述左侧壁(21)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底壁(1)以及所述左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而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