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溯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保温隔热工程作为提高建筑能效、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效表现、居住舒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进行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的质量溯源对保温隔热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具有重要意义。
2、由于传统的保温隔热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侧重于终端产品的检测与验收,但保温隔热工程产业链冗长复杂,且各环节的数据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关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此外,不同环节的监测数据存在格式不统一、信息不完整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的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产业链数据进行流程链划分和系统化处理分析,将终端产品的监测数据与各流程链进行匹配。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明确监测数据与流程链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质量溯源网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有效克服了现有质量溯源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了对各环节数据的有效关联以及对质量问题的精确追溯。这有助于确保建筑的节能效果和使用安全,满足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及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保温隔热工程的产业链数据和监测数
5、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构建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
6、通过溯源编码确定待溯源监测数据对应的产业链数据,对所述待溯源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和异常筛选得到待溯源异常监测数据;
7、根据所述待溯源异常监测数据和所述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确定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隐患源。
8、进一步的,基于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编码及空间编码的方法,包括:
9、所述监测数据与当前保温隔热工程的效果相关,包括节能效果指标、居住舒适度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获取所述监测数据的方法为:
10、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建筑物内计量装置的能耗数据,根据建筑物内能耗数据确定节能效果指标;在建筑内部设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根据室内环境数据确定居住舒适度指标;抽测保温隔热工程材料的锚固力和粘结强度,采用红外热像法和高频雷达探测法测定外保温系统的质量因素,直接测定保温隔热工程的毒害性物质;
11、将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按照流程链划分,按照流程链采集对应参数信息获得流程链数据,根据流程链数据设置时间戳,按照时间序列串联得到产业链数据;
12、根据流程链的具体工序和时间戳确定流程链的编码格式和编码长度,将流程链信息和流程链编码储存在保温隔热工程内部rfid芯片,按照保温隔热工程流程链编码将对应流程链数据分区储存在产业链数据库,按照时间序列串联所有流程链编码获得产业链数据的溯源编码,完成保温隔热工程最后一道工序时标记对应溯源编码,按照保温隔热工程溯源编码将对应监测数据分区储存在产业链数据库;所述溯源编码反映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的关系;
13、绘制revit建筑模型,根据保温隔热工程监测数据的监测区域和空间坐标确定保温隔热工程的空间编码,确定保温隔热工程溯源编码和空间编码的唯一对应关系。
14、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构建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根据产业链数据确定溯源质量表征向量;
16、根据溯源质量表征向量和监测数据进行流程链溯源,将监测数据划分到各流程链;
17、确定各监测数据在各流程链的溯源表现,生成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
18、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确定溯源质量表征向量的方法,包括:
19、将产业链数据预处理后得到产业链溯源向量,将产业链溯源向量输入产业链数据分解框架中得到第一时序向量、第二时序向量、第一工艺向量、第二工艺向量和第三工艺向量;
20、所述产业链数据分解框架包括时序分解算法、主成分分析法、次成分分析法和异常检测算法;时序分解算法根据所有工序的时间节点将产业链溯源向量分解成第一时序向量和第二时序向量;主成分分解算法将产业链溯源向量中涉及工序质量的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不相关的主成分,由主成分组成第一工艺向量;次成分分解算法将产业链溯源向量中涉及工序质量的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不相关的次成分,由次成分组成第二工艺向量;异常检测算法通过序列异常和定量异常的无监督学习标记产业链溯源向量中的非正常操作获得第三工艺向量;所述第一时序向量与各流程链时间节点相匹配;所述第二时序向量包含所有工序的时间节点;
21、将第一工艺向量与第一时序向量进行交叉获得第一工序向量,将第二工艺向量与第二时序向量进行交叉获得第二工序向量,将第三工艺向量与第一工序向量特征融合得到第一溯源属性表征向量,将第三工艺向量与第二工序向量特征融合得到第二溯源属性表征向量,将第一溯源属性表征向量和第二溯源属性表征向量进行加权得到溯源质量表征向量。
22、进一步的,将所述监测数据划分到各流程链的方法,包括:
23、基于时序特征将溯源质量表征向量按照流程链分段,采用种群搜索算法将监测数据划分到各流程链,定义监测数据中的数据为种群个体,数据所划分的流程链为个体最优位置,确定发现者的搜索点:
24、
25、其中为发现者正前方搜索点,为发现者左侧搜索点,为发现者右侧搜索点,取适应度最优的搜索点为发现者第次搜索的位置,为第次搜索的发现者个体,为目标循环平移因子,为正态分布特性表现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任意数,为均匀分布的任意数,为空间搜索角,为最大空间搜索角,为搜索方向,为第次搜索的最大搜索距离,为设计变量的上界,为设计变量的下界;
26、对空间搜索角和最大搜索距离进行更新:
27、
28、
29、其中为第次搜索的空间搜索角,为最大搜索转角,为第次搜索的最大搜索距离,为搜索距离常数;
30、耦合遗传算法和群搜索算法产生新的游荡者位置,更新发现者位置和游荡者:
31、
32、
33、其中为发现者第次搜索时的位置,为游荡者第次搜索时的位置,、为位置更新因子,为维任意数向量,为第次搜索时种群中位置适应度最优个体的位置,为第次搜索时个体最好的历史位置,为缩放常数,,为出现正向分量的概率,为维均匀分布任意数的函数,为个体变异概率;
34、计算更新种群个体适应度,继续搜索更新种群位置直到个体适应度不再变化时停止搜索,获得种群个体的最优位置确定监测数据的流程链划分情况。
35、进一步的,确定各监测数据在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编码及空间编码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构建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确定溯源质量表征向量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划分到各流程链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各监测数据在各流程链的溯源表现的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待溯源异常监测数据的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
9.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系统,用以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编码及空间编码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和所述监测数据构建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全产业链质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产业链数据确定溯源质量表征向量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保温隔热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华,杨玉忠,赵矗,马艺铭,蔡雨柔,魏星,
申请(专利权)人: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