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制作,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绝热材料是对其燃烧室壳体起隔热和热防护作用,防止高温、高压燃气降低壳体强度和危及其结构完整性,保证发动机能够可靠的工作;避免壳体达到危机结构完整性的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2、目前,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内绝热层成型除前、后封头(封头分型一般包含盖层)采用模压、热压罐、气囊等成型工艺外,筒段仍采用手工贴片为主的手工作业制造工艺,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艺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工艺过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制约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绝热层质量稳定性且节省成本的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及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具体如下:
3、1)将混炼完成的绝热材料送入挤出机挤出成型胶带;
4、2)挤出成型的胶带在输送辊上经压延辊定型、胶片冷却装置冷却、胶片切割机切割成胶片后在压胶辊的作用下缠绕至缠绕芯模上。
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绝热材料加热至60~100℃。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的出口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下底与上底的差值为10~30mm。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的出口布置有挤出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沿输送方向的压胶辊后上方布置有纠偏装置,并胶片在输送至缠绕芯模之前通过纠偏传感器和纠偏辊对胶片纠偏。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缠绕芯模经刷胶辊进行刷胶,首层胶片与缠绕芯模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刷胶辊布置在缠绕起始端的对侧,采用软质滚辊,且刷胶辊宽度略大于胶片的宽度;在刷胶辊前端布置加热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鼓风机;胶片冷却装置为鼓风机;输送辊采用恒张力输送。
11、进一步地,所述压胶辊的辊面为椭圆凹面,压胶辊的压力为5~150n。
12、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的装置,包括输送辊、布置在输送辊起始端的挤出机、布置在输送辊末端的纠偏辊、布置在挤出机出口的挤出长度记录器、位于输送辊起始端且位于挤出长度记录器出口的压胶辊、位于压胶辊末端的胶片冷却装置、胶片切割机及缠绕芯模,以及给缠绕芯模涂胶的刷胶辊、位于刷胶辊对侧的压胶辊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布置在刷胶辊的前端,在压胶辊和纠偏辊之间布置有纠偏传感器,且纠偏传感器的上方布置有纠偏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压胶辊的正下方布置有胶料收集装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首层胶片与缠绕芯模粘接界面使用胶黏剂外,其它部位采用连续缠绕成型,不需要使用胶黏剂,大大减少的胶黏剂用量,减小了胶黏剂中的溶剂对人体以及环境的损害,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绝热橡胶连续成型,省略了卷料胶带的制作,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缠绕成型生产效率;过胶片坡口设计,提高了绝热层制作后的可靠性;从而解决了绝热层手工贴片的低效率、低稳定性等技术缺陷,提高了绝热层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成型方法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绝热材料加热至6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1)的出口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下底与上底的差值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1)的出口布置有挤出长度记录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沿输送方向的压胶辊(14)后上方布置有纠偏装置(8),并胶片在输送至缠绕芯模(9)之前通过纠偏传感器(7)和纠偏辊(6)对胶片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缠绕芯模(9)经刷胶辊(11)进行刷胶,首层胶片与缠绕芯模(9)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刷胶辊(11)布置在缠绕起始端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0)采用加热鼓风机;胶片冷却装置(4)为鼓风机;输送辊(12)采用恒张力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辊(14)的辊面为椭圆凹面,压胶辊(14)的压力为5~150N。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12)、布置在输送辊(12)起始端的挤出机(1)、布置在输送辊(12)末端的纠偏辊(6)、布置在挤出机(1)出口的挤出长度记录器(2)、位于输送辊(12)起始端且位于挤出长度记录器(2)出口的压胶辊(3)、位于压胶辊(3)末端的胶片冷却装置(4)、胶片切割机(5)及缠绕芯模(9),以及给缠绕芯模(9)涂胶的刷胶辊(11)、位于刷胶辊(11)对侧的压胶辊(14)和加热装置(10),加热装置(10)布置在刷胶辊(11)的前端,在压胶辊(14)和纠偏辊(6)之间布置有纠偏传感器(7),且纠偏传感器(7)的上方布置有纠偏装置(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辊(14)的正下方布置有胶料收集装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成型方法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绝热材料加热至6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1)的出口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下底与上底的差值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挤出机(1)的出口布置有挤出长度记录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沿输送方向的压胶辊(14)后上方布置有纠偏装置(8),并胶片在输送至缠绕芯模(9)之前通过纠偏传感器(7)和纠偏辊(6)对胶片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缠绕芯模(9)经刷胶辊(11)进行刷胶,首层胶片与缠绕芯模(9)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刷胶辊(11)布置在缠绕起始端的对侧,采用软质滚辊,且刷胶辊(11)宽度略大于胶片的宽度;在刷胶辊(11)前端布置加热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云水,曾孟月,钟臻荣,高李帅,李一洋,燕益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