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机增升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机翼,这种飞机机翼具有能向下偏移的扰流板。
技术介绍
1、伴随后缘襟翼打开的扰流板下偏技术已经在民用航空领域得到了众多应用。扰流板下偏可增大机翼的弯度效应,提供一部分额外升力。在扰流板下偏时,会由于扰流板移位而在主翼的后缘与扰流板的前缘之间形成缝隙,影响机翼的气动性能。因此,传统的扰流板下偏方案中通常使用封堵装置来堵塞该缝隙。然而,这种单纯封堵使得由主翼的上表面和扰流板的上表面组成的机翼上表面曲率不连续。具体地,在飞机机翼设计中,扰流板的外形轮廓通常设计成当其处于休止(非偏移)状态时延续于主翼,使飞机机翼上表面的曲率连续,然而,在扰流板移位到下偏状态时,扰流板的轮廓曲线由于相对位置变化不再延续于主翼。因此,在主翼与扰流板衔接的位置处会出现曲率突变,从而引起巨大的吸力峰,削弱了扰流板的增升效率。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飞机机翼,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机翼,其能够在扰流板下偏时保持翼面曲率连续,能够有效地提升扰流板的增升效率并抑制后缘襟翼上表面的气流流动分离。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飞机机翼,该飞机机翼包括主翼和能相对于所述主翼枢转的扰流板,该扰流板借助旋转轴安装到主翼并且能绕旋转轴枢转。具体地,在休止位置与偏转位置之间旋转,偏转位置包括强上偏位置、弱上偏位置和下偏位置。其中,飞机机翼还包括位于主翼和扰流板之间的过渡组件,该过
3、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过渡组件还包括弹性膜,该弹性膜布置在上翼连接面处,连接在扰流板的上表面与主翼的上表面的彼此相对的边缘之间,即连接在主翼的后缘与扰流板的前缘之间。弹性膜可靠地密封主翼与扰流板之间的缝隙;附加地,其使得上翼连接面的迎风面平滑,有利于降低风阻。
4、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当支承带移离引导部时,支承带的离开引导部的部分支承弹性膜。这使得弹性膜也呈现出与引导部相同的弯曲形状,允许上翼面曲率连续。
5、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支承带具有后缘和前缘,后缘连接到扰流板,前缘相对于引导部运动,其中,引导部具有限位件,该限位件防止前缘离开引导部。
6、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支承带是弯曲的或能弯曲的。在本技术的设想实施例(未示出)中,支承带包括具有弧形轮廓的刚性带材。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带包括联结在一起的多个支承链节,类似于手表表带结构,这些支承链节能相对于彼此滚动,使得支承带能弯曲。当扰流板到达下偏位置时,支承链节相互配合使得支承带固止在最大弯曲程度。支承带的曲率设置成当扰流板处于下偏位置时平顺地连接主翼和扰流板,使得整个上翼面的曲率连续。
7、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引导部的沿着弦向方向的横截面轮廓是弧形的。较佳地,引导部的这种弧形轮廓的曲率与支承带的曲率或最大曲率一致。
8、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引导部、支承带和弹性膜在飞机机翼的展向长度上延伸,即它们的沿展向方向的长度等于扰流板和主翼的沿展向方向的长度。
9、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引导部为一体形成在主翼中的凹槽。然而,也可以设想引导部成形为弧形容器。
10、本技术的飞机机翼在可下偏的扰流板与主翼后缘之间设置带有支承带和弹性膜的过渡组件,使得在扰流板下偏时能够封堵主翼与扰流板之间的间隙,并借助支承带的曲线使飞机机翼的上翼面的曲线连续而不出现折角。消除折角使得能够克服在扰流板转轴处出现的剧烈吸力波动。从而有效提升增升效率;并且由于提供更好的流线形状而有利于消除涡流,进而抑制在扰流板之后的后缘襟翼的上表面的气流流动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机翼,所述飞机机翼包括主翼和能相对于所述主翼枢转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借助旋转轴安装到所述主翼并且能绕所述旋转轴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还包括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布置在所述上翼连接面处,连接在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与主翼的上表面的彼此相对的边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承带移离所述引导部时,所述支承带的离开所述引导部的部分支承所述弹性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具有后缘和前缘,所述后缘连接到所述扰流板,所述前缘相对于所述引导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是弯曲的或能弯曲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包括具有弧形轮廓的刚性带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包括联结在一起的多个支承链节,所述多个支承链节相对于彼此滚动,使得所述支承带能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所述支承带和所述弹性膜的沿展向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扰流板的沿展向方向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为一体形成在所述主翼中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机翼,所述飞机机翼包括主翼和能相对于所述主翼枢转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借助旋转轴安装到所述主翼并且能绕所述旋转轴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还包括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布置在所述上翼连接面处,连接在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与主翼的上表面的彼此相对的边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承带移离所述引导部时,所述支承带的离开所述引导部的部分支承所述弹性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带具有后缘和前缘,所述后缘连接到所述扰流板,所述前缘相对于所述引导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机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苍松,陈震宇,王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