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属于通信方法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有目标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组,并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组对当前与目标电力设备之间预设的初始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检测,得到通信质量判断;基于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为通信受到高噪声干扰时,触发链路更新机制以构建一条新的通信链路,得到更新链路;将所述更新链路置于第一优先级,并将所述初始通信链路置于第二优先级。本申请具有在初始通信链路存在高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提升设备间通信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广泛,其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信号,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然而传统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复杂电网环境下存在诸多问题。
2、在复杂电网环境下,噪声干扰成为影响电力载波通信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电力线本身的特性以及电气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各种噪声,例如电晕放电、脉冲噪声等,这些噪声会对电力载波信号产生干扰,导致信号传输失真、误码率升高;另一方面,不同的电力线网络结构、负载情况以及环境因素都会使得噪声的分布和特性变得复杂。
3、当前电力载波通信主要采用窄带调制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技术在复杂电网环境下抗干扰能力较弱,尤其在高噪声环境下,该通信方法中传输信号的衰减和失真更为明显,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效提高电力载波通信方法的可靠性和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包括:
4、获取所有目标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组,并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组对当前所述目标电力设备之间预设的初始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检测,得到通信质量判断;
5、基于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得到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通信受到高噪声干扰以及通信正常;
<
p>6、当所述检测结果为通信受到高噪声干扰时,触发链路更新机制以构建一条新的通信链路,得到更新链路;7、将所述更新链路置于第一优先级,并将所述初始通信链路置于第二优先级;
8、所述触发链路更新机制以构建一条新的通信链路,得到更新链路包括:
9、将与所述检测结果为通信受到高噪声干扰对应的通信链路作为待替换链路,将所述待替换链路起始端的目标电力设备作为一个初始节点,并将所述待替换链路终止端的电力设备作为一个终止节点;
10、根据当前的一个所述初始节点、所述终止节点以及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按照通信顺序逐一确定更新子链路,并基于所有更新子链路确定更新链路,每一所述节点均代表一个所述初始节点所在的通信链路中处于开启状态的电力设备,所述更新链路为所有所述更新子链路依序连接形成的一条通信链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电力载波通信过程中,灵活且有效地应对通信链路因为高噪声等干扰可能出现的问题;先是依据目标电力设备实际运行参数组来检测初始通信链路质量,精准判断其通信状态在干扰下受到的影响;一旦发现通信异常,尤其是受高噪声干扰时,及时触发链路更新机制构建新链路,确保后续信息交互不受阻碍,并及时将更新链路设为第一优先级,优先保障其使用,可最大程度维持通信稳定,保障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指令下达,而把初始通信链路列为第二优先级,待其修复正常后仍可继续发挥作用,以此提升整个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当前的一个所述初始节点、所述终止节点以及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按照通信顺序逐一确定更新子链路,并基于所有更新子链路确定更新链路包括:
13、在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中任选其一作为本轮的中间节点;
14、根据本轮的所述中间节点得到本轮的一条准备链路,所述准备链路为连接所述中间节点以及所述初始节点一条通信链路;
15、对所述准备链路进行无线网路质量检测,得到无线网路质量判断,所述无线网路质量判断包括无线网络满足通信条件以及无线网络不满足通信条件;
16、若所述无线网路质量判断为无线网络不满足通信条件,则对所述准备链路再次进行有线网路质量检测,得到有线网路质量判断,所述有线网路质量判断包括输电线路满足通信条件以及输电线路不满足通信条件;
17、若所述无线网路质量判断为无线网络满足通信条件,则将该所述准备链路直接作为一条更新子链路,并将本轮的所述中间节点作为下一轮的起始节点,之后在与下一轮的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中任选其一作为下一轮的中间节点;
18、若所述有线网路质量判断为输电线路不满足通信条件,则排除本轮的所述准备链路并返回所述在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中任选其一作为本轮的中间节点的步骤,直到得到一条新的更新子链路;
19、重复多轮操作,直到得到的所有所述起始节点满足更新条件时,结束操作,并根据所有所述更新子链路得到更新链路,所述满足更新条件指最后得到的一条所述更新子链路上,除所述中间节点的另一端节点为所述终止节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轮迭代的方式,逐步构建出了满足通信需求的更新链路,且在每一轮操作中,不断优化调整中间节点以得到通信质量最优的链路连接方式,大大避免了因通信质量不佳导致的链路中断或数据传输问题,使得更新链路能够适应复杂的通信环境,有效解决通信异常带来的问题;当通信链路出现异常时,能够快速构建新的链路,保障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若当前的所述更新链路无法承载当前的通信负荷,通过再次触发所述链路更新机制得到一条新的更新链路,以实现负载分流。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组对当前与目标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检测,得到通信质量判断包括:
23、通过所述初始通信链路向所述目标电力设备周期性发送通信校验信号,每一周期为一个校验时段,所述校验时段包括若干校验子时段;
24、接收所述目标电力设备为响应所述通信校验信号而发出的所有实际运行参数组;
25、在接收到每一所述校验子时段的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组时,计算与该所述校验子时段对应的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组的实时丢包率,并根据所述实时丢包率以及预设的最大丢包率阈值、预设的标准丢包率阈值得到通信质量判断,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包括通信较为稳定、通信存在一定的波动以及通信质量差。
2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27、当所述通信质量判断为通信较为稳定或者通信存在一定的波动时,根据每一个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组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组中每一参数对应的标准参数范围得到与所述目标电力设备对应的第一评估结果,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包括设备运行正常以及设备运行存在异常风险;
28、将所述第一评估结果为设备运行存在异常风险对应的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组作为异常运行参数组;
29、当所述第一评估结果为设备运行存在异常风险时,根据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组中每一参数在所有所述校验子时段中的连续变化情况得到第二评估结果,所述连续变化情况通过计算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组中每一参数在多个所述校验子时段中的数据波动综合指标,以及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组中每一个参数在所有所述校验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一个所述初始节点、所述终止节点以及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按照通信顺序逐一确定更新子链路,并基于所有更新子链路确定更新链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的所述更新链路无法承载当前的通信负荷,通过再次触发所述链路更新机制得到一条新的更新链路,以实现负载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组对当前与目标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检测,得到通信质量判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评估结果以及所述第二评估结果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波动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8.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
9.一种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一个所述初始节点、所述终止节点以及与所述初始节点连通的其他节点按照通信顺序逐一确定更新子链路,并基于所有更新子链路确定更新链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的所述更新链路无法承载当前的通信负荷,通过再次触发所述链路更新机制得到一条新的更新链路,以实现负载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运行参数组对当前与目标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检测,得到通信质量判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质量判断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峰,王志远,任广阔,杨亮,朱宏伟,朱春峰,刘杰,程天俊,朱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黑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