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导向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狭小的空间内所放置的电子电气设备也随之增多,导线数量也相应不断增加,因而对于整车线束的布置要求和布置难度也随之提升。
2、在整车性能指标的提升过程中,为了使得车内电子电气设备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势必要对线束的设计空间进行压缩,导致线束布置环境严苛,布置空间严重不足。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能够在有限空间中布置线束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线束布置环境严苛以致线束无法布置的问题,提供一种线束导向结构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束导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线束导向结构,包括支撑件、夹持组件以及安装组件,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具有用于避让周边部件的让位夹角;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围设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夹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夹持通道用于供线束穿设;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于车辆的车架。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全部的所述安装件均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所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布设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有所述让位夹角。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弯折段的弯折弧度与所述让位夹角的角度对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布设于所述支撑件延伸方向的两侧,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支撑件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夹持通道。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导向结构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相邻的线束。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夹持组件,并朝远离所述支撑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并用于供相邻的线束卡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其他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不同。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线束导向结构。
14、上述线束导向结构,通过支撑件和夹持组件所共同形成的夹持通道,实现了对穿设其中的线束的容纳与固定。并且,通过支撑件上让位夹角的设置,使得线束在夹持通道的夹持和约束下能够保证与周边件的安全间隙,并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实现线束与车架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解决线束在严苛的布置环境中布设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全部的所述安装件均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用于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布设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有所述让位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弯折段的弯折弧度与所述让位夹角的角度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结构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相邻的线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夹持组件,并朝远离所述支撑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并用于供相邻的线束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其他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不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全部的所述安装件均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用于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布设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有所述让位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弯折段的弯折弧度与所述让位夹角的角度对应。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李鑫,周婷,姜咏卉,李剑,李自乾,郭爽,李秀娟,于广涛,朱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