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口含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
技术介绍
1、舌癌是口腔癌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与发病位置在口、咽等区域的其他口腔癌相比,舌体结构较为独立,肿瘤大多局限在舌体,手术通常是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放疗则是部分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关键步骤。放疗的优点在于,对于口腔癌患者,术后放疗会更大限度的根除残存的肿瘤(如切缘阳性或颈淋巴转移以及其他如脉管浸润等高危因素);放疗也存在缺点,比如:放疗一般不作为独立的疗法治疗舌癌,主要是联合手术治疗;此外,放疗还有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以及颌骨坏死等并发症。
2、临床中,对术后的舌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时,需要将患者的上颚和舌头分开。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压舌装置通常是将多个普通压舌板叠在一起,摆成梯形形状,然后用医用胶布缠绕固定。使用时,将这种自制的压舌装置放进患者嘴里含住,将上颚和舌头分开;现在的问题是,自制压舌装置每次都需要临时制作,需要将多个普通压舌板的外包装撕掉,将压舌板掰断后摆好位置,再用医用胶布缠绕固定。由于每次放疗之前都需要制作,比较麻烦,降低了放疗治疗的效率;而且如果患者的张口大小有调整,临时制作的压舌装置不能相应调整,压舌效果差;另外,上牙和下牙咬住的位置也不确定,压舌装置在患者口腔内的固定效果一般。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量产的用于将上颚和舌头分开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无需临时制作,且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调整张开大小,以提高放疗治疗的效率,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舌装置,每次放疗前都需要临时制作,占用放疗治疗的时间导致放疗治疗的效率低,且不能根据患者的张口大小做调整,以及上牙和下牙咬住位置不固定导致固定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量产的用于将上颚和舌头分开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无需临时制作,且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调整张开大小,以提高放疗治疗效率的压舌装置。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包括:
3、上扩件,具有上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上主体部一端的扩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主体部另一端的连接部;所述扩嘴部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咬合部;
4、下压件,具有下主体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主体部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一咬合部上下相对的所述下主体部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咬合部;
5、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上扩件和所述下压件上,用于驱动所述上扩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压件,以调整所述第一咬合部和所述第二咬合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通孔,使用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通孔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主体部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8、螺纹通孔,设置在所述下主体部上,具有内螺纹;
9、调节件,包括调节主体,设置在所述调节主体底端的操作部,和设置在所述调节主体顶端的调节块;所述调节主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主体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10、调节长槽,设置在所述上主体部底面上,用于容纳所述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能够沿所述调节长槽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调节长槽内部移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主体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的顶端;所述第一主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调节块的直径;
12、所述调节长槽具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调节块的直径。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长槽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敞开设置。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主体部包括第一上主体部和第二上主体部,所述第一上主体部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上主体部的底面为斜面,所述调节长槽的下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上主体部的底面上,所述调节长槽的一端从所述第二上主体部的底面一侧敞开。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主体部包括第一下主体部和第二下主体部,所述固定板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下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下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一下主体部用于压舌,所述第二下主体部用于手持。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主体部的靠近端部的部分顶面形成斜面。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咬合部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斜面的一端基本上下相对。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嘴部为弧形弯曲结构,所述第一咬合部开设在成弧形弯曲的所述扩嘴部的顶面上。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技术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包括上扩件、下压件和调节结构;其中上扩件具有上主体部,设置在上主体部一端的扩嘴部和另一端的连接部,扩嘴部顶面设有第一咬合部;下压件具有下主体部,连接部与下主体部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下主体部的底面设有与第一咬合部上下相对的第二咬合部;调节结构设置在上扩件和下压件上,用于驱动上扩件和下压件相对运动,以调节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之间的距离。
21、使用时,将上扩件和下压件的端部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的上牙齿和下牙齿分别咬在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位置,然后通过调节结构调整上颚和舌头之间分开的距离,直至满足要求;本技术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可以做成批量生产的医用耗材,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无需临时制作,且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调整上颚和舌头分开的距离,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放疗治疗的效率。
22、2.本技术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通过固定板和连接轴将连接部和下主体部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在调整上颚和舌头分开的距离时简单方便。
23、3.本技术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螺纹通孔设置在下主体部上,调节主体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调节长槽设置在上主体部底面上,调节块插入调节长槽内,且可在调节长槽内移动;通过调节主体在螺纹通孔内转动,带动调节块在调节长槽内移动,从而可以调整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分开的距离,进而可以调整上颚和舌头分开的距离。
24、4.本技术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下主体部包括第一下主体部和第二下主体部,第一下主体部端部用于压舌,顶面设置为斜面可以减轻厚度,增大操作空间;第二主体部用于手持,方便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上设有连接通孔(130),所述下主体部(21)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板(23),两个所述固定板(23)上均设有通孔(230),使用连接轴(3)穿过所述通孔(230)和所述连接通孔(130)后,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下主体部(21)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长槽(110)的远离所述连接部(13)的一端敞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部(11)包括第一上主体部(111)和第二上主体部(112),所述第一上主体部(111)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上主体部(112)的底面为斜面,所述调节长槽(110)的下开口(113)开设在所述第一上主体部(1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体部(21)包括第一下主体部(210)和第二下主体部(211),所述固定板(23)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下主体部(210)和所述第二下主体部(211)之间,所述第一下主体部(210)用于压舌,所述第二下主体部(211)用于手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主体部(210)的靠近端部的部分顶面形成斜面(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咬合部(24)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斜面(22)的一端基本上下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嘴部(12)为弧形弯曲结构,所述第一咬合部(120)开设在成弧形弯曲的所述扩嘴部(12)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上设有连接通孔(130),所述下主体部(21)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板(23),两个所述固定板(23)上均设有通孔(230),使用连接轴(3)穿过所述通孔(230)和所述连接通孔(130)后,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下主体部(21)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长槽(110)的远离所述连接部(13)的一端敞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舌癌放疗的压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部(11)包括第一上主体部(111)和第二上主体部(112),所述第一上主体部(111)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上主体部(112)的底面为斜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