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1、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一般的压缩机有曲轴摆杆压缩机、曲柄连杆压缩机或斜盘压缩机等。上述压缩机通过曲轴摆杆、曲柄连杆及斜盘等结构的摆动以驱动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缸体内流体的循环压缩。
2、然而,上述压缩机对活塞的驱动形式,一般通过控制偏心结构的摆动,以实现对活塞往复运动的驱动,该驱动形式效率较低,造成压缩机的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缩机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
2、一种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包括:
3、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机构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接,且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朝所述动力机构的两侧延伸,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绕其轴线转动;
4、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往复体、滚动件、活塞及缸体,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滚动件嵌设于所述往复体,所述往复体与所述活塞相连接;
5、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各自连接有一个轴头,并通过所述轴头各自联动一个所述压缩组件的所述往复体;其中,所述轴头沿其周向表面设有导槽,位于相应侧的所述压缩组件的所述滚动件卡接于所述导槽,使得所述轴头与对应的所述往复体联动连接,所述导槽的轨迹被配置为:当所述轴头转动使得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槽移动时,所述往复体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往复压缩。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具有相背离的第一压缩面及第二压缩面,所述第一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一侧内壁构成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内壁构成第二做功侧,当所述轴头转动使得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槽移动时,所述往复体带动所述活塞交替地对所述第一做功侧及所述第二做功侧进行往复压缩。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及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进气口及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做功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一阀板及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二阀板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一阀板分别设有第一进气阀及第一出气阀,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阀与所述第一做功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气阀与所述第一做功侧相连通;所述第二阀板分别设有第二进气阀及第二出气阀,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阀与所述第二做功侧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气阀与所述第二做功侧相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两个减速机构,两个所述减速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两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第一平面轴承及第二平面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及所述第一平面轴承间隔套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其中一侧的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及所述第二平面轴承间隔套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侧的所述输出轴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体包括连接体及嵌套,所述滚动件嵌设于所述嵌套内,所述连接体设有锁止结构,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锁止结构相固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设有穿孔结构,所述压缩组件还包括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穿设于所述穿孔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相贴合;
15、和/或,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裹于所述缸体的外侧表面。
16、上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通过轴头与滚动件相互卡接的设置,实现了动力机构对输出轴绕轴线转动的控制,转化为对活塞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控制,该控制方式简单可靠,有效提高了对活塞的驱动效率。进一步地,通过输出轴绕其轴线转动的方式以直接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如此能够利用输出轴具有两端输出的特点,在输出轴的两端同时设置压缩组件,从而实现双缸双活塞同时压缩的设计,进而有助于提高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轨迹呈环绕所述轴头一周的闭合曲线,且所述导槽的闭合曲线轨迹具有波峰与波谷,所述波峰及所述波谷绕所述轴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轴头的周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相背离的第一压缩面及第二压缩面,所述第一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一侧内壁构成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内壁构成第二做功侧,当所述轴头转动使得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槽移动时,所述往复体带动所述活塞交替地对所述第一做功侧及所述第二做功侧进行往复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及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进气口及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做功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两个减速机构,两个所述减速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第一平面轴承及第二平面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及所述第一平面轴承间隔套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其中一侧的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及所述第二平面轴承间隔套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侧的所述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体包括连接体及嵌套,所述滚动件嵌设于所述嵌套内,所述连接体设有锁止结构,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锁止结构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设有穿孔结构,所述压缩组件还包括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穿设于所述穿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轨迹呈环绕所述轴头一周的闭合曲线,且所述导槽的闭合曲线轨迹具有波峰与波谷,所述波峰及所述波谷绕所述轴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轴头的周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相背离的第一压缩面及第二压缩面,所述第一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一侧内壁构成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压缩面与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内壁构成第二做功侧,当所述轴头转动使得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槽移动时,所述往复体带动所述活塞交替地对所述第一做功侧及所述第二做功侧进行往复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及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做功侧,所述第二进气口及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做功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活塞式压缩装置还包括第一阀板及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二阀板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一阀板分别设有第一进气阀及第一出气阀,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阀与所述第一做功侧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珂珂,徐宁,程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千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