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生物缓释装置。
技术介绍
1、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大型的装置已不适用于现状水体的治理需求,但目前管网仍存在一些“跑冒滴漏”的问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一定的水处理设备进行辅助净化,因此浮于水面的小型的水处理一体设备应运而生。
2、目前存在多种小型净化装置,如专利cn 202021371784.6,公开了一体化原位修复设备,其中描述以微生物菌剂结合喷泉的方式,向水体中投放微生物,但由于微生物没有附着的载体容易随水体流动而流失。其他的,以净化填料为主的设备,由于缺乏微生物导致填料生物膜形成周期较长,难以达到预期的水质净化效果。例如专利cn 202220790788.0,公开了一种水治理用生化反应器,其中描述在以净化填料为主体的装置中,安装微生物菌剂包,并结合曝气形成净化设备,但微生物菌剂包位于设备中间,更换困难,且无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碳源,填料中间有2层支撑板分隔了填料,不利于曝气的向上扩散,上层填料难以冲洗。目前这一类型的一体设备也缺少与景观的结合,难以满足净化与景观融合的要求。
3、综上,现急需一款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缓释装置,该装置设置有第一填料仓、第二填料仓和浮体,并在第一填料仓中放置有固定化微生物及碳源,第二填料仓壁中放置有填料。可使得第二填料仓壁中形成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
2、本技术提供的微生物缓
3、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总管和多根曝气短管,曝气总管设于第二填料仓体侧壁的下方,且曝气总管外接曝气泵。各曝气短管均包括短管进气端和短管曝气端;短管进气端与曝气总管连通,短管曝气端设于第二填料仓体侧壁中。
4、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曝气装置还包括多根曝气长管,各曝气长管均包括长管进气端和长管曝气端。长管进气端与曝气总管连通,长管曝气端由下至上穿过第二填料仓体侧壁,暴露于第二填料仓体上方。
5、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曝气长管上设有多个细孔。
6、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曝气总管呈环状设于第二填料仓体侧壁的下方;和/或,曝气短管和曝气长管间隔设置。
7、在一可行实施方案中,短管曝气端和长管曝气端上还设有喷头。
8、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一填料腔上还设有盖设于第一填料腔开口的盖体,盖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9、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二填料仓体中的填料选自玻璃轻石、轻型陶瓷颗粒或沸石中的任意一种。第二填料仓体外壁的材料为玻璃钢。
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固定化微生物和碳源的体积比为1~3:0.5~1。玻璃轻石、轻型陶瓷颗粒和沸石的体积比为1~3:1~2:0.5~1。
1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一填料仓体11的半径为200~400mm。第二填料仓体21的半径为900~1100mm。
12、有益效果
13、1)本装置设置了第一填料仓、第二填料仓和浮体,第一填料仓设于第二填料仓中,浮体设于第二填料仓外部。第一填料仓包括第一填料仓体和第一填料腔,第一填料腔中放置有固定化微生物及碳源,且第一填料仓体上设有第一镂空。于第二填料仓包括第二填料仓体和第二填料仓,第二填料仓体中设有填料且第二填料仓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镂空。同时,第一填料仓体设于第二填料腔中。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第一填料腔中的微生物向四周扩散,并在第二填料仓壁的填料上快速形成生物膜,在对水体进行净化的同时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流失。
14、2)本装置的第一填料仓为提桶式,可提拉取出,为缓释微生物、填料的更换提供了便利;同时,第一填料仓内设有碳源,有利于微生物的活性保持。
15、3)本装置还在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底部设置了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可以对填料进行反冲洗,防止第二填料仓中的填料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填料仓(1)、第二填料仓(2)和浮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总管(41)和多根曝气短管(42),所述曝气总管(41)设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的下方,且所述曝气总管(41)外接曝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还包括多根曝气长管(43),各所述曝气长管(43)均包括长管进气端(431)和长管曝气端(432);所述长管进气端(431)与所述曝气总管(41)连通,所述长管曝气端(432)由下至上穿过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暴露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长管(43)上设有多个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总管(41)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的下方;和/或,所述曝气短管(42)和所述曝气长管(43)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腔(12)上还设有盖设于第一填料腔(12)开口的盖体(14),所述盖体(14)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中的填料选自玻璃轻石、轻型陶瓷颗粒或沸石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外壁的材料为玻璃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微生物和碳源的体积比为1~3:0.5~1;和/或,所述玻璃轻石、轻型陶瓷颗粒和沸石的体积比为1~3:1~2:0.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仓体(11)半径为200~400mm;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的半径为900~1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填料仓(1)、第二填料仓(2)和浮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总管(41)和多根曝气短管(42),所述曝气总管(41)设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的下方,且所述曝气总管(41)外接曝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还包括多根曝气长管(43),各所述曝气长管(43)均包括长管进气端(431)和长管曝气端(432);所述长管进气端(431)与所述曝气总管(41)连通,所述长管曝气端(432)由下至上穿过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暴露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长管(43)上设有多个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总管(41)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二填料仓体(21)侧壁的下方;和/或,所述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甜甜,王晗,吴克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瑞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