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负极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
技术介绍
1、沥青包覆改性主要是通过在石墨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沥青,然后在高温下裂解形成无定形碳层,从而改善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层无定形碳层可以约束和缓冲负极材料活性中心体积膨胀或者结构破坏,达到维持电极材料稳定性的目的,同时,它还能避免石墨表面与电解液直接接触,抑制电解液分解,增加电池容量,改善循环性能,提高倍率性能;
2、其中,雾化包覆法是包覆方式之一,将沥青加热雾化后,与石墨负极材料接触,以到达包覆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操作过程中,利用该方式进行包覆,沥青难以全面的接触到雾化的沥青,导致包覆的效果有待提升,另外,在进行喷雾化沥青后,为了保证喷雾的全面性,所以包覆装置上需要开设孔体,以实现泄压,而雾化的沥青容易随着气体直接排放至外界,造成浪费的同时,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有效的提高了实际的环保型,且让包覆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保证了包覆的全面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底板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圆口,两个所述圆口的内侧均安装有环形滑轨,两个所述环形滑轨的内侧共
4、优选地,两个所述空心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位于左侧的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箱的内底部空间连通。
5、优选地,位于右侧的多个所述孔体内均安装有雾化喷头。
6、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筒外侧的齿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
7、优选地,所述处理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翻动板。
8、优选地,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加热板,所述加热箱的内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安装有密封塞,所述加热箱的内顶部空间通过泄压管与外界连通,所述泄压管内安装有泄压阀。
9、优选地,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右侧与加热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左侧通过弹簧与第一活塞筒的左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口。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管内的单向阀流向为第二活塞筒内底部空间单向进入右侧的连通管中,所述第二单向管内的单向阀流向为加热箱内底部空间单向进入第二活塞筒内底部空间。
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2、1、设置了单向阀、连通管及双空心板结构,在完成包覆后,左侧空心板排放的多余气体再次进入沥青液中,利用沥青液的吸附性回收了残余的雾化沥青,有效避免了沥青的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绿色生产的理念。
13、2、通过齿轮与齿圈的传动机制,带动处理筒旋转,内部设置的翻动板不断翻动石墨负极材料粉末,确保了每一粒粉末都能与雾化的沥青液充分接触,大大增强了包覆的全面性和均匀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4、3、利用齿轮和齿圈的配合,只需要利用一个密封门,即可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
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质量和效率,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新能源材料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空心板(3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8),位于左侧的所述旋转接头(26)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25),所述排气管(25)的另一端与加热箱(2)的内底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多个所述孔体内均安装有雾化喷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筒(3)外侧的齿圈(23),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齿轮(24)与齿圈(2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翻动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加热板(9),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筒(10),所述第一活塞筒(10)的右侧与加热箱(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10)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板(13),所述第一活塞板(13)的左侧通过弹簧(12)与第一活塞筒(10)的左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筒(10)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管(21)和第二单向管(22)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管(21)内的单向阀流向为第二活塞筒(18)内底部空间单向进入右侧的连通管(11)中,所述第二单向管(22)内的单向阀流向为加热箱(2)内底部空间单向进入第二活塞筒(18)内底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空心板(3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8),位于左侧的所述旋转接头(26)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25),所述排气管(25)的另一端与加热箱(2)的内底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多个所述孔体内均安装有雾化喷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筒(3)外侧的齿圈(23),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齿轮(24)与齿圈(2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翻动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沥青包覆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波,孙秋艳,乔博,刘斌斌,王亚州,赵涛涛,王栋,弭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