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视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机器视觉领域,采用相机进行拍摄时不需要光源进行补光。光源在工作时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而不同的光源,其功率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为每个光源配备不同的控制器,这显然会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适用于不同功率的光源。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用于对光源进行控制,包括:
3、电源;
4、降压电路,用于对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并具有多个输出端,以输出不同的电压;
5、恒流控制电路,连接降压电路的部分输出端,用于对光源进行恒流控制;
6、adc电路,连接降压电路的部分输出端,用于调节恒流控制电路所控制的光源所需的电流大小;
7、控制器,连接降压电路的部分输出端,并且能够对降压电路进行控制;
8、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路、第二降压电路以及第三降压电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与电源电连接并且具有输出12v的第一输出端和输出5v的第二输出端,第三降压电路具有输入12v的第一输入端、输入5v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出端vcc1,第三降压电路同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三降压电路从第三输出端v
9、优选地,所述第三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5、mos管q6,所述mos管q6为pmos管,所述mos管q6的源极s通过第一线路连接第一输入端,mos管q6的漏极d通过第二线路连接第三输出端;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c通过第三线路连接在第一线路上,在第三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mos管q6的栅极g与第三线路的位于电阻r22与电阻r23之间的部分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在所述第二线路上连接有第五线路,第五线路连接第二输入端,在所述第五线路上设置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配置为使第五线路从第二输入端向着第二线路的方向单向导通;控制器通过向第四线路输出电压,能够控制三极管q5的导通和断开。
10、优选地,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3b、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均为pmos管,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正电源端连接第三输出端,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通过第六线路分别连接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栅极d,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源极s均连接接线端子p1的负接线端,所述光源安装在接线端子p1上,接线端子p1的正接线端电连接电源,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漏极d通过第十线路连接有采样电阻,采样的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线路通过第七线路与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正输入端与adc电路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八线路和三极管q4,所述第八线路的一端连接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栅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九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能够向三极管q4的基极发射电压信号。
12、优选地,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光源的识别电阻,通过识别电阻来判断对应的光源的功率,进而可以调整控制系统相应的输出功率,以满足当前光源的需求。在光源上设置识别电阻是本领域常用的设置,不再详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识别电阻的接线端子p4、运算放大器u7a,接线端子p4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线路接地,在第十一线路上设置有电阻r30,第十一线路的位于电阻r30与接线端子p4的部分通过第十二线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与其负输入端连接且同时与控制器连接,运算放大器u7a的正电源端连接第四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7a的负电源端接地。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光源的恒流控制,同时能够调整恒流控制电路所控制的电流的大小,进而适用不同功率的光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用于对光源进行控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5、MOS管Q6,所述MOS管Q6为PMOS管,所述MOS管Q6的源极S通过第一线路连接第一输入端,MOS管Q6的漏极D通过第二线路连接第三输出端;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C通过第三线路连接在第一线路上,在第三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MOS管Q6的栅极G与第三线路的位于电阻R22与电阻R23之间的部分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在所述第二线路上连接有第五线路,第五线路连接第二输入端,在所述第五线路上设置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配置为使第五线路从第二输入端向着第二线路的方向单向导通;控制器通过向第四线路输出电压,能够控制三极管Q5的导通和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3B、MOS管Q1、MOS管Q2、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八线路和三极管Q4,所述第八线路的一端连接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栅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c,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九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能够向三极管Q4的基极发射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光源的识别电阻,通过识别电阻来判断对应的光源的功率,进而可以调整控制系统相应的输出功率,以满足当前光源的需求。在光源上设置识别电阻是本领域常用的设置,不再详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识别电阻的接线端子P4、运算放大器U7A,接线端子P4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线路接地,在第十一线路上设置有电阻R30,第十一线路的位于电阻R30与接线端子P4的部分通过第十二线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与其负输入端连接且同时与控制器连接,运算放大器U7A的正电源端连接第四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7A的负电源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用于对光源进行控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5、mos管q6,所述mos管q6为pmos管,所述mos管q6的源极s通过第一线路连接第一输入端,mos管q6的漏极d通过第二线路连接第三输出端;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c通过第三线路连接在第一线路上,在第三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mos管q6的栅极g与第三线路的位于电阻r22与电阻r23之间的部分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在所述第二线路上连接有第五线路,第五线路连接第二输入端,在所述第五线路上设置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配置为使第五线路从第二输入端向着第二线路的方向单向导通;控制器通过向第四线路输出电压,能够控制三极管q5的导通和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源电压可调恒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3b、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均为pmos管,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正电源端连接第三输出端,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通过第六线路分别连接到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栅极d,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的源极s均连接接线端子p1的负接线端,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广,陈伟平,陈锦锋,温家伟,舒煜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康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