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管类自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振动盘、推板类机构或阶梯式上料机构进行自动上料,产品直径和长度为固定参数,局限性较高。传统的上料机构不能兼容多种规格产品,易造成料管弯曲导致上料问题,造成加工成本高,现有上料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移动组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挡板组件、第二挡板组件、斜板、气缸组件和顶升顶板,底板上的一端设有移动组件,底板上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架,移动组件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架,移动组件靠近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上设有顶升顶板,顶升顶板的顶部设有凹槽;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挡板组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挡板组件,第一挡板组件和第二挡板组件之间设有斜板,顶升顶板设置在斜板的下方。
3、优选的是,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移动挡板和第一支撑台,移动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台的侧面,移动档板与斜板配合。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挡板组件包括固定挡板和第二支撑台,固定挡板设置在第二支撑台的侧面,固定档板与斜板连接。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顶面均为“v”形,斜板分别与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顶面相配合。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第一滑块组和第二滑块组,第一滑块组和第二滑块组与滑轨滑动配合,第一支架设在第一滑块组上,第三支架设在第二滑块组上。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板,顶升顶板为两个,支撑板位于两个顶升顶板之间,支撑板的顶面为“v”形,并与斜板配合。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激光传感器,斜板一侧设有激光传感器。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斜板两侧设有光电传感器。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凹槽上有若干个吸孔,吸孔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3、1、本技术采用顶升式上料机构,结构简单,可兼容多种规格产品,同时可规避管弯导致上料问题,并有可移动挡板兼容多种管料长度,占地面积较小,能耗较低。
14、2、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顶升顶板在管材相对中间位置,顶升顶板凹槽上的吸孔的大小能够确保上料的稳定性。
15、3、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光电传感器可以对管材直径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可以对管材长度进行测量,从而确保上料的准确性。
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移动组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挡板组件、第二挡板组件、斜板、气缸组件和顶升顶板,所述底板上的一端设有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底板上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移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移动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所述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上设有所述顶升顶板,所述顶升顶板的顶部设有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移动挡板和第一支撑台,所述移动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侧面,所述移动挡板与所述斜板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固定挡板和第二支撑台,所述固定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侧面,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斜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面均为“V”形,所述斜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面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第三支架,所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第一滑块组和第二滑块组,所述第一滑块组和所述第二滑块组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滑块组上,所述第三支架设在所述第二滑块组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顶升顶板为两个,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所述顶升顶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V”形,并与所述斜板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斜板一侧设有所述激光传感器,所述斜板两侧设有所述光电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板支架,斜板支架安装在斜板下方,斜板支架顶部排列有若干个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有若干个吸孔,所述吸孔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移动组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挡板组件、第二挡板组件、斜板、气缸组件和顶升顶板,所述底板上的一端设有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底板上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移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移动组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所述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上设有所述顶升顶板,所述顶升顶板的顶部设有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移动挡板和第一支撑台,所述移动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侧面,所述移动挡板与所述斜板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固定挡板和第二支撑台,所述固定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侧面,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斜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面均为“v”形,所述斜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面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华英,张海健,董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佳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