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对板连接器,具体为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的各式电子设备中,通常需要结构配合的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来传递电性信号,举例而言,线端连接器用来连接线材,而板端连接器布设于电路板,由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结构配合,就能够在线材与电路板之间传递电性信号;
2、然而市面上的线对板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ffc线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因此导致连接器的耐振性能较差,另一方面ffc线在与线端连接器插接后,ffc线容易出现中间翘起的问题,而线端连接器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时,由于ffc线翘起,因此会导致加剧端子的磨损,使用寿命较短,更严重的则会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能有效的解决线对板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ffc线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因此导致连接器的耐振性能较差,另一方面ffc线在与线端连接器插接后,ffc线容易出现中间翘起的问题,而线端连接器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时,由于ffc线翘起,因此会导致加剧端子的磨损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互插接,线端连接器包括线端胶壳及插装于线端胶壳内部的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胶壳及插装于板端胶壳内部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线端胶壳的内部设有容纳槽,线端胶壳的一侧成型有将容纳槽分隔成第一排线
3、优选地,所述板端胶壳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pin。
4、优选地,所述线端胶壳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位置的端子锁紧件,所述端子锁紧件与线端胶壳拆卸式连接。
5、优选地,所述线端胶壳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板端胶壳锁紧连接的连接器二次锁止件,所述连接器二次锁止件与板端胶壳拆卸式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均设有多个金手指,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悬空在容纳槽内,且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设于相邻两个金手指之间。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设置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悬空在容纳槽内,上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一排线的第一限位槽,下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二排线的第二限位槽,且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设于相邻两个金手指之间,从而避免第一排线及第二排线出现翘起的问题,由此实现减小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插时对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磨损;
9、由于板端座设有上排容置槽与下排容置槽,因此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时,上排筋条设于上排容置槽的内部并与之过盈连接,下排筋条设于下排容置槽的内部并与之过盈连接,一方面能够减小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之间的晃动,另一方面,由于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分别压住第一排线与第二排线,因此能够减小第一排线与第二排线的晃动,从而实现增强线对板连接器的耐振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互插接,线端连接器包括线端胶壳及插装于线端胶壳内部的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胶壳及插装于板端胶壳内部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胶壳的内部设有容纳槽,线端胶壳的一侧成型有将容纳槽分隔成第一排线插槽与第二排线插槽的排线分隔板,排线分隔板的一侧成型有至少一组呈上下间隔分布的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上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一排线的第一限位槽,下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二排线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板端胶壳的一侧开设有对接槽,且板端胶壳的内部成型有两个呈左右间隔分布的板端座,每个所述板端座均开设有至少一组呈上下间隔分布的上排容置槽与下排容置槽,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时,所述上排筋条设于上排容置槽的内部并与之过盈连接,下排筋条设于下排容置槽的内部并与之过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胶壳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P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振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胶壳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板端胶壳锁紧连接的连接器二次锁止件,所述连接器二次锁止件与板端胶壳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均设有多个金手指,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悬空在容纳槽内,且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设于相邻两个金手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振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互插接,线端连接器包括线端胶壳及插装于线端胶壳内部的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胶壳及插装于板端胶壳内部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胶壳的内部设有容纳槽,线端胶壳的一侧成型有将容纳槽分隔成第一排线插槽与第二排线插槽的排线分隔板,排线分隔板的一侧成型有至少一组呈上下间隔分布的上排筋条与下排筋条,上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一排线的第一限位槽,下排筋条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一个用于压住第二排线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板端胶壳的一侧开设有对接槽,且板端胶壳的内部成型有两个呈左右间隔分布的板端座,每个所述板端座均开设有至少一组呈上下间隔分布的上排容置槽与下排容置槽,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翔,蒋小虎,谢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捷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