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由可回收材料构成的环保容器。
技术介绍
1、医药品可以被制造成如液态剂、粉末剂以及片剂等多种形态。之所以将医药品制造成多种形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服用医疗品的便利性及其效果。
2、为了维持医药品的最佳效果,其保管容器显得至关重要。保管容器会根据医药品的类型发生变化,通常来讲是由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制成。
3、但是,因为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的吸湿性较低,因此无法去除医药品中的湿气。关于液态剂,即便是在使用所述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但是对于粉末剂或片剂来讲,为了维持极易受到湿气影响的医药品的效果,通常来讲会将单独的干燥器投入到保管容器的内部。
4、有关于此,在先行文献(注册专利)第10-1726981号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插入到片状药品保管容器的内部而同时起到缓冲功能以及除湿功能的片状药品保护装置以及利用所述片状药品保护装置的片状药品保管容器”。在所述片状药品保管容器中,单独配备并插入到容器中的干燥剂可以起到吸收容器内部的医药品中的湿气的作用。
5、但是,如上所述的片状药品保管容器需要单独配备干燥剂,而且需要采用复杂的构成而形成用于对干燥剂进行收容的单独的空间。此外,还可能会发生因为干燥剂发生泄漏而与医药品混合或对其周边造成污染的问题,而且为了对其进行回收利用而必须对构成要素进行分解。
6、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而将实际的碳排放量降低至“0”水准
7、因此,从个人层面上来讲,需要由消费者积极参与材料的分离回收而实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从企业层面上来讲,生产商有必要生产出利用环保材料的产品并采用可以方便地对产品的材料进行分离回收的设计结构。即,有必要将医药品容器设计成便于进行分离回收的形态。
8、先行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注册编号第10-1726981号注册专利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可以轻易地将内部壳体从外部壳体进行分离的组装结构,而且可以对所分离出来的外部壳体以及内部壳体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构建废弃物减少以及材料循环系统的环保容器。
2、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环保容器,作为用于保管医药品的环保容器,可以包括:外部壳体,形成有开口部;盖;对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以及,内部壳体,通过所述开口部以可分离的方式插入到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
3、此外,所述外部壳体可以利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材料构成,而所述内部壳体可以利用包含沸石的材料构成。
4、此外,所述外部壳体还包括对所述内部壳体进行收容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内部壳体包括对所述医药品进行收容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内部壳体通过平移从所述外部壳体分离。
5、此外,所述外部壳体,可以包括:加压部,为了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外部向上推动所述内部壳体而形成于所述外部壳体的下部面。
6、此外,所述外部壳体,还可以包括:加压缝隙,沿着所述加压部的周边形成,用于使得所述加压部发生变形。
7、此外,所述外部壳体,可以包括:盖沿,在所述外部壳体的上部沿着所述外部壳体的周边凸出形成。
8、此外,所述外部壳体,还可以包括:环部,位于所述外部壳体的上部且形成有贯通区域;所述盖,可以包括:钩部,向所述盖的下部方向延长形成;所述钩部可以穿过所述贯通区域并与所述环部结合。
9、此外,所述盖,还可以包括:嵌入部,将所述外部壳体的上端部嵌入到所述盖的内部;以及,提手部,从所述嵌入部向所述盖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所述钩部可以从所述提手部的下部面延长形成。
10、此外,所述外部壳体,可以包括:嵌入沿,沿着所述外部壳体的上部外部面形成;以及,钩部,与所述外部壳体连接形成;而所述盖,可以包括:嵌入部,将所述嵌入沿嵌入到所述盖的内部;以及,钩槽,可供所述钩部穿过并结合。
11、此外,所述外部壳体,还可以包括:多个凸出部,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面形成;所述凸出部可以与内部壳体的外部面接触并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上形成空气流路。
12、此外,所述内部壳体,还可以包括:多个凸出部,在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面形成;所述凸出部可以与外部壳体的内部面接触并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上形成空气流路。
13、此外,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面可以以多棱柱形状构成,所述外部面的棱边可以与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面接触并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内部形成空气流路。
14、此外,所述内部壳体,可以包括:凸出部,在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面以螺纹形状构成。
15、此外,所述外部壳体在内部面还可以包括沿着垂直方向形成并对所述内部壳体进行固定的固定沿,所述内部壳体在外部面可以包括可供所述固定沿穿过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可以以深度从所述内部壳体的上部向下部逐渐变浅的方式形成。
16、此外,所述内部壳体可以包括从上端部凸出而可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17、此外,所述内部壳体的上端部可以从第一高度到第二高度下向倾斜形成,所述把持部可以从所述第二高度上向延长形成。
18、此外,所述把持部,可以包括:把持槽,在所述把持部的外部面以及内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
19、此外,所述把持部,可以具有弹性并在所述盖关闭时向所述内部壳体的第二收容空间方向发生弯曲,而且可以在所述盖打开时恢复到基本状态。
20、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环保容器,作为插入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通过盖密封的环保容器,可以包括:内部壳体,形成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可以包括:把持槽,在外部面以及内部面形成;在插入到所述外部壳体的状态下,可以有至少一部分裸露到所述外部壳体的上部,在所述盖关闭时可以发生弯曲,而在所述盖打开时可以推动所述盖并恢复到基本状态。
21、此外,所述内部壳体,可以包括:两个固定槽,形成至所述内部壳体外部面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以及,两个固定狭缝,从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一部分高度以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方式形成;所述把持部可以位于从所述一部分高度至所述两个固定狭缝之间。
22、本专利技术采用可以轻易地将内部壳体从外部壳体进行分离的组装结构,因此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对材料进行分离,而且可以对所分离出来的外部壳体以及内部壳体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构建废弃物减少以及材料循环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保容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保容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保容器,
19.一种环保容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环保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环保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容器,
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