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具体是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
技术介绍
1、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2、现有的反渗透膜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包含大量污垢,即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否则会导致其过滤效果变差,但是现有的反渗透膜通常是固定安装于反渗透膜外筒内,在清洗时不便于进行拆装,从而清洗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包括反渗透膜外筒,所述反渗透膜外筒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本体,所述反渗透膜外筒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外筒底部设置有废水管,所述反渗透膜外筒外侧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产水管,所述安装盖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流口,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压至反渗透膜本体一侧。
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渗透膜外筒另一侧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安装筒外侧设置有螺纹条,所述螺纹条与螺纹槽呈螺纹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包括反渗透膜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本体(11),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底部设置有废水管(13),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外侧设置有安装盖(3),所述安装盖(3)上设置有产水管(33),所述安装盖(3)一侧设置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一侧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导流口(41),所述安装板(4)一侧设置有弹簧(44),所述弹簧(44)一侧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压至反渗透膜本体(1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另一侧内部设置有螺纹槽(21),所述安装筒(2)外侧设置有螺纹条(31),所述螺纹条(31)与螺纹槽(21)呈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3)内侧设置有密封胶圈(32),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另一侧设置有胶圈槽(23),所述密封胶圈(32)贴至胶圈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包括反渗透膜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本体(11),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底部设置有废水管(13),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外侧设置有安装盖(3),所述安装盖(3)上设置有产水管(33),所述安装盖(3)一侧设置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一侧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导流口(41),所述安装板(4)一侧设置有弹簧(44),所述弹簧(44)一侧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压至反渗透膜本体(1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外筒(1)另一侧内部设置有螺纹槽(21),所述安装筒(2)外侧设置有螺纹条(31),所述螺纹条(31)与螺纹槽(21)呈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3)内侧设置有密封胶圈(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萌孟,高甲,王树恒,王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