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041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外筒、内筒和底板,外筒套设在内筒上,外筒和内筒均与底板连接,内筒与底板之间具有种植腔,植物种植在种植腔中,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改良腔;外筒、内筒和底板上均设置有通孔,外筒的内壁、内筒的内壁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单向渗水膜,土壤中的水通过通孔分别流入种植腔和改良腔中,以使水分别停留在种植腔和改良腔中。本技术的盐碱地治理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治理盐碱地的成本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治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的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治理盐碱土地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物理改良法和化学改良方法。

2、物理改良法是利用灌溉排水措施改良盐碱地,能够很好的控制和改善土壤盐渍化程度,但是这在一些地区受水资源丰富程度的极大限制,而浩大的水利工程和较长的周期很难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短时间难见经济效益;采用改良剂对土壤改良的成本变大,而且改良剂改良范围有限,只能对小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后的效果也不佳。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治理盐碱地的成本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外筒、内筒和底板,外筒套设在内筒上,外筒和内筒均与底板连接,内筒与底板之间具有种植腔,植物种植在种植腔中,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改良腔;外筒、内筒和底板上均设置有通孔,外筒的内壁、内筒的内壁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单向渗水膜,土壤中的水通过通孔分别流入种植腔和改良腔中,以使水分别停留在种植腔和改良腔中。

3、进一步地,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反渗透膜。

4、进一步地,改良腔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盖板,盖板均与外筒和内筒连接,盖板用于遮盖改良腔。

5、进一步地,盐碱地治理装置还包括通管,通管设置在种植腔内,通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通管内的水通过若干个排水孔流入种植腔中。

6、进一步地,通管垂直于底板,通管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注水口,水通过注水口流入通管中。

7、进一步地,通管为多个,各个通管间隔设置在种植腔中。

8、进一步地,各个通管环绕内筒的内壁间隔设置。

9、进一步地,盖板分别与外筒和内筒可拆卸地连接。

10、进一步地,盖板由防反盐材料制成。

11、进一步地,外筒的外壁和内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无纺布层,通过无纺布层阻止砂土堵塞通孔。

12、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的盐碱地治理装置,通过外筒、内筒、改良腔和底板的设置,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水功能,将土壤周围的盐碱和水份一起吸到改良腔内,然后对改良腔内的盐碱进行去除,改良成本低,方法简单实用。

14、2、本技术的盐碱地治理装置,通过内筒的内壁上设置单向渗水膜,保证种植腔内水份不会因为内外密度差而流失水份,同时可以将周围的盐碱聚集到改良腔内,然后进行统一去除,提高土壤改良效果。

15、3、本技术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当植物缺少水份时,通过通管向植物的根系进行浇水,提高水份的利用率,同时防止土壤的顶面发生盐结晶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包括外筒(11)、内筒(12)和底板(13),所述外筒(11)套设在所述内筒(12)上,所述外筒(11)和所述内筒(12)均与所述底板(13)连接,所述内筒(12)与所述底板(13)之间具有种植腔(14),植物种植在所述种植腔(14)中,所述内筒(12)与所述外筒(11)之间具有改良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的外壁上设置有反渗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腔(15)远离所述底板(13)的一端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均与所述外筒(11)和所述内筒(12)连接,所述盖板(2)用于遮盖所述改良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治理装置还包括通管(3),所述通管(3)设置在所述种植腔(14)内,所述通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31),所述通管(3)内的水通过若干个所述排水孔(31)流入所述种植腔(1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3)垂直于所述底板(13),所述通管(3)远离所述底板(13)的一端设置有注水口(32),水通过所述注水口(32)流入所述通管(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3)为多个,各个所述通管(3)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腔(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通管(3)环绕所述内筒(12)的内壁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分别与所述外筒(11)和所述内筒(12)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由防反盐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的外壁和所述内筒(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无纺布层,通过所述无纺布层阻止砂土堵塞所述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包括外筒(11)、内筒(12)和底板(13),所述外筒(11)套设在所述内筒(12)上,所述外筒(11)和所述内筒(12)均与所述底板(13)连接,所述内筒(12)与所述底板(13)之间具有种植腔(14),植物种植在所述种植腔(14)中,所述内筒(12)与所述外筒(11)之间具有改良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的外壁上设置有反渗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腔(15)远离所述底板(13)的一端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均与所述外筒(11)和所述内筒(12)连接,所述盖板(2)用于遮盖所述改良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治理装置还包括通管(3),所述通管(3)设置在所述种植腔(14)内,所述通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31),所述通管(3)内的水通过若干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彧许飞陆宇辰郭天亮赵吉麟刘明达张许林文成赵婷婷葛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