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溶瘤病毒与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溶瘤病毒与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014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溶瘤病毒与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基于发明专利技术人发现溶瘤病毒在体外可以重新激活被肿瘤抑制的树突状细胞,并且可以增加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浸润比例和肿瘤杀伤效应,从而显著增强DC疫苗的抗肿瘤效果,进而首次提出溶瘤病毒在制备DC疫苗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溶瘤病毒与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全球癌症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29万例,因癌症病死995万例(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cancers in 185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0:1-41.)。预计到204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2840万例,相比于2020年上升了47%。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效、经济的抗肿瘤药物有着非常广泛的需求(wanqing chen,rongshouzheng,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 j clin,2016,6(6):115-132.)。

2、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依然无法实质性地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尤其是对肝癌、胶质瘤、胰腺癌、骨肉瘤等难治性肿瘤患者。细胞毒性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现在作为临床一线抗肿瘤药物,分别存在毒副作用大和/或易产生耐药性的局限性。因此,恶性肿瘤的治疗亟需高效低毒的新型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

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已知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够高效摄取、呈递肿瘤抗原,激活幼稚t细胞,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dc被开发为一种新型抗肿瘤工具,即dc疫苗,并获得美国fda批准。然而,尽管大量临床试验证实dc疫苗的安全性,但dc疫苗治疗的客观应答率很少超过15%,导致dc疫苗疗效不佳的原因可能包括宿主自身的耐受、低效的肿瘤抗原负载、dc的激活不完全以及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抑制,最终使dc疫苗无法正常激活t细胞并引起抗肿瘤应答,从而限制了dc疫苗的疗效。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提高dc疫苗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4、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 virotherapy,ov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方案。该疗法利用经基因工程改造或天然存在的病毒通过某种膜受体或细胞内因子介导的机制选择性地靶向恶性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同时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不产生毒副作用。ov类药物兼具了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的多重特点,而且具有高度可改造性、可组合性以及有潜力带来持久抗肿瘤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溶瘤病毒在制备dc疫苗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dc疫苗在制备溶瘤病毒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溶瘤病毒和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肿瘤组合物。

5、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套装。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溶瘤病毒在制备dc疫苗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8、优选地,所述溶瘤病毒包含甲病毒、腺病毒、牛痘病毒、麻疹病毒、水泡口炎病毒、和单纯性疱疹病毒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瘤病毒选自甲病毒。

9、优选地,所述甲病毒包含m1病毒和盖塔病毒(盖塔病毒作为与m1病毒具有高达97.8%(wen etal.virus genes.2007;35(3):597-603)同源性的病毒,两者具有很高的同一性,m1病毒也被一些文献归类为类盖塔病毒,因此,可以预期盖塔病毒与甲病毒具有类似的效果)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包含m1病毒。

10、优选地,所述dc疫苗包含负载所述肿瘤的特异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11、优选地,所述特异性抗原包含肿瘤相关抗原肽、患者自体肿瘤抗原、肿瘤细胞抗原、重组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特异性抗原随着肿瘤的改变而改变;进一步包含肿瘤相关抗原肽、肿瘤细胞抗原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地,所述肿瘤细胞抗原通过裂解肿瘤细胞得到。

13、优选地,所述裂解包含反复冻融裂解、溶瘤裂解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包含溶瘤裂解。

14、优选地,所述溶瘤裂解的方法为:将溶瘤病毒与肿瘤细胞混合,得到。

15、优选地,所述溶瘤病毒包含甲病毒、腺病毒、牛痘病毒、麻疹病毒、水泡口炎病毒、和单纯性疱疹病毒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瘤病毒选自甲病毒。

16、优选地,所述树突状细胞通过分离或由单核细胞分化得到。

17、优选地,所述分离或单核细胞诱导分化获得树突状细胞的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比如:单核细胞诱导分化获得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可以是将单核细胞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混合,诱导得到。

18、优选地,所述单核细胞包含骨髓源性的单核细胞、脾脏源性的单核细胞、外周血源性的单核细胞、脐带血源性的单核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19、优选地,所述负载所述肿瘤的特异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比如:将特异性抗原与树突状细胞混合,培养得到。

20、优选地,所述培养的时间为20~28h。

21、优选地,所述肿瘤包含实体瘤、血液瘤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包含实体瘤。

22、优选地,所述实体瘤包含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胶质瘤、黑色素瘤、胰腺癌、鼻咽癌、肺癌、胃癌、肾上腺皮质癌、副肾皮质癌、肛门癌、阑尾癌、星形细胞瘤、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基底细胞癌、胆管癌、膀胱癌、骨癌、脑瘤、支气管肿瘤、伯基特淋巴瘤、类癌瘤、心脏肿瘤、胆管上皮癌、脊索瘤、大肠癌、颅咽管瘤、乳管原位癌、胚芽肿瘤、子宫内膜癌、室管膜瘤、食道癌、嗅神经母细胞瘤、颅内胚细胞肿瘤、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眼癌、卵管癌、胆囊癌、头颈癌、下咽癌、卡波西氏肉瘤、肾癌、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喉癌、唇癌、口腔癌、梅克尔细胞癌、恶性间皮瘤、多发性内分泌赘生症候群、蕈样肉芽肿病、鼻腔鼻窦癌、神经母细胞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胰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细胞瘤、乳头状瘤病、副神经节瘤、鼻窦鼻腔癌、甲状旁腺癌、阴茎癌、咽喉癌、垂体瘤、胸膜肺母细胞瘤、原发性腹膜癌、成视网膜细胞瘤、唾液腺肿瘤、肉瘤、塞扎莱综合征、皮肤癌、小细胞肺癌、小肠癌、软组织肉瘤、鳞状细胞癌、睾丸癌、胸腺瘤及胸腺癌、甲状腺癌、尿道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及子宫肉瘤、阴道癌、血管肿瘤、外阴癌和单发性骨髓瘤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包含黑色素瘤、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中的至少一种。

23、优选地,所述血液瘤选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溶瘤病毒在制备DC疫苗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2.DC疫苗在制备溶瘤病毒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3.溶瘤病毒和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抗肿瘤组合物,包含溶瘤病毒和DC疫苗。

5.一种药品套装,包含溶瘤病毒和DC疫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合物或药品套装,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合物或药品套装,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合物或药品套装,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合物或药品套装,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合物或药品套装,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溶瘤病毒在制备dc疫苗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2.dc疫苗在制备溶瘤病毒抗肿瘤增效剂或耐药逆转剂中的应用。

3.溶瘤病毒和dc疫苗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抗肿瘤组合物,包含溶瘤病毒和dc疫苗。

5.一种药品套装,包含溶瘤病毒和dc疫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园梁剑开蔡静但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溶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