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自膨胀复合止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粉末原料来源广泛,具有血液触发快速膨胀、快速凝胶化、高形状适应性、促凝血等优良特性,对深层、不规则、不可按压创伤表现出优异的止血性能。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医疗领域,出血控制一直是外科手术和创伤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伤口类型和出血情况也日趋复杂。其中,不可按压、不规则伤口的止血问题尤为突出,不仅给医疗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可按压伤口主要指的是那些位于身体深处、内脏或重要血管附近的伤口,由于这些部位难以直接用手或材料施加足够的压力,传统的直接压迫止血法往往难以奏效。这种类型的伤口通常出血量大、速度快,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导致患者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甚至死亡。不规则伤口的边缘复杂,难以用标准的包扎材料进行紧密贴合,容易造成血液从边缘渗出,增加了止血的难度。此外,不规则伤口往往涉及多个组织和血管,使得止血过程更加复杂。
2、目前,针对不可按压、不规则伤口的止血技术主要包括填塞法、止血带和可注射止血剂等。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填塞法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止血带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神经和肌肉损伤,而可注射止血剂则可能因为难以到达出血点而效果不佳。为了克服传统止血技术的局限性,制备一种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效果,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控制出血的止血材料对不可按压、不规则伤口的高效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3、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止血材料不能对不可按压、不规则伤口进行快速适应且止血材料无法深入到达出血区域实现充分有效的止血的技术问题,并制备能快速凝胶化、自推进且能快速自适应伤口形状的高效止血粉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推进的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独创性地将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加入改性海藻酸钠与季铵化壳聚糖复合粉末中,利用血液触发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推动改性海藻酸钠与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末深入到达出血源头进行及时有效的止血。在海藻酸钠上接枝带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多巴胺以提升海藻酸钠的黏附性,在改性海藻酸钠中加入季铵化壳聚糖进一步提升复合粉末的结构稳定性与止血性能,并赋予粉末一定的抗菌性能,最后通过加入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利用血液触发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推动改性海藻酸钠与季铵化壳聚糖复合粉末深入到达出血源头形成凝胶进行物理封堵和止血。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自膨胀复合止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s1、以海藻酸钠和盐酸多巴胺为原料,利用酰胺化反应,在海藻酸钠上接枝多巴胺,获得溶液;
5、s2、将步骤s1所得的溶液在酸性溶液中透析,冷冻干燥并研磨成粉,为改性海藻酸钠粉末;
6、s3、将步骤s2所得的改性海藻酸钠粉末与季铵化壳聚糖粉末按不同质量比混合,获得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混合粉末;
7、s4、在步骤s3所得的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混合粉末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柠檬酸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并混合均匀即得到具有快速凝胶化性能的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自膨胀复合止血粉末。
8、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为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具有带负电的羧基,所述的盐酸多巴胺为邻苯二酚化合物,盐酸多巴胺带伯胺基团和邻苯二酚基团,海藻酸钠与盐酸多巴胺按2:1的质量比投料。
9、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溶解于ph=5.5的2-吗啉乙磺酸溶液中,浓度为0.1wt%。
10、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的酰胺化反应使用的偶联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氮-羟基丁二酰亚胺,两种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1,海藻酸钠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1,酰胺化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4~6h。
11、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ph=4的氯化钠水溶液。
12、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所述的透析分子量限制为7000,透析时间为5天。
13、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所述改性海藻酸钠粉末为海藻酸钠/多巴胺化合物。
14、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的季铵化壳聚糖为阳离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的季铵基团,改性海藻酸钠粉末与季铵化壳聚糖粉末的质量比为1:9~9:1。
15、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中所述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摩尔比为1:1,混合方法为机械混合,所述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在步骤s4中所加入的总质量为0.01~50mg。
16、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自膨胀复合止血粉末。
1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末可借助血液触发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推进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末快速填充不可按压、不规则伤口,并在出血源头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凝胶网络结构,完成及时的物理封堵,在此基础上改性海藻酸钠与季铵化壳聚糖进一步促进凝血级联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快速有效的止血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止血粉末原料来源广泛,不存在有害物质,对人体安全无害且无抗原性。
20、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止血粉为为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物。
2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止血粉末具有血液触发快速膨胀能力,能快速对伤口进行物理封堵,在物理止血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抵抗细菌感染伤口的能力,而改性海藻酸钠与季铵化壳聚糖进一步促进凝血级联反应的发生,促进止血。
22、4、本专利技术制备止血粉末的方法简单,反应温和、能耗低、环境友好,原料成本低廉,简单易得。
23、5、本专利技术的止血粉末可袋装保存,也可压片保存,直接作用于深部不规则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为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具有带负电的羧基,所述的盐酸多巴胺为邻苯二酚化合物,盐酸多巴胺带伯胺基团和邻苯二酚基团,海藻酸钠与盐酸多巴胺按2:1的质量比投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溶解于pH=5.5的2-吗啉乙磺酸溶液中,浓度为0.1 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酰胺化反应使用的偶联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氮-羟基丁二酰亚胺,两种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 1,海藻酸钠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1,酰胺化反应温度为20~30 ℃,反应时间为4~6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pH= 4的氯化钠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透析分子量限制为7000,透析时间为5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季铵化壳聚糖为阳离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的季铵基团,改性海藻酸钠粉末与季铵化壳聚糖粉末的质量比为1:9 ~ 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摩尔比为1: 1,混合方法为机械混合,所述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在步骤S4中所加入的总质量为0.01~50 mg。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自膨胀复合止血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海藻酸钠/季铵化壳聚糖复合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为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具有带负电的羧基,所述的盐酸多巴胺为邻苯二酚化合物,盐酸多巴胺带伯胺基团和邻苯二酚基团,海藻酸钠与盐酸多巴胺按2:1的质量比投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海藻酸钠溶解于ph=5.5的2-吗啉乙磺酸溶液中,浓度为0.1 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酰胺化反应使用的偶联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氮-羟基丁二酰亚胺,两种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 1,海藻酸钠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1,酰胺化反应温度为20~30 ℃,反应时间为4~6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