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技术_技高网

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943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包括放电材料和介电材料,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大于或等于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可提高沥青卷材的微波加热效率,满足沥青卷材铺设于水泥板等基层表面的施工过程中的加热速率要求,实现将沥青卷材粘接于基面,并保证沥青卷材的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发热材料,具体涉及应用于沥青防水卷材铺设领域的吸波发热材料,更具体涉及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卷材(如沥青防水卷材)根据施工时是否需要加热可分为热粘卷材和冷自粘卷材,其中,热粘卷材拥有更好的粘接可靠性,因而有更高的市占率。现阶段,热粘卷材主要通过明火加热来实现热粘接,而无明火热熔施工更加符合绿色低碳、安全施工等要求,因此愈发受到关注。

2、无明火加热通常有热风加热、红外加热、微波等加热方式,其中,微波加热无需依赖介质传播,具有一定穿透力,且只针对特定吸波填料具有加热效应,具有如下优势:(1)可实现特定部位精准加热,避免了非加热区域的沥青老化;(2)卷材可平铺后加热,无需翻转,方便施工,提升效率。因此,微波加热在沥青卷材铺设领域更具优势。

3、然而,通过微波加热沥青普遍存在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对于道路沥青微波加热来说,其通常需要加热10-12min才能将沥青路面加热至130-160℃,升温慢,加热效率低。

4、现阶段,对于道路沥青等沥青混合料,主要是通过在其中加入吸波填料,以期改善其微波吸收效率,进而提高加热效率,常用吸波填料为导电材料或磁性材料,例如,专利文献cn111499268b、cn114426413b、cn114835438a、cn115286290a均分别公开了在道路沥青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中引入吸波填料,但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速率改善效果有限(加热速率一般在0.3℃/s~0.6℃/s左右)。

5、此外,对于用于水泥板等基层防水的沥青卷材(沥青防水卷材)来说,其通常是片状,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将沥青卷材铺设于水泥基层的表面(基面),如果使用微波来作为加热源,通过微波作用于沥青卷材,使沥青卷材热熔后粘接于基层。沥青防水卷材在铺设过程中具有远高于道路沥青的加热速率要求,以满足防水施工工期要求,并保证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功能。因此,如何提高沥青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的微波加热效率,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能够提高卷材在施工过程中的微波加热效率,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包括放电材料和介电材料,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大于或等于5。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为10~20。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为0.2mm~2mm。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d介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l放之比d介/l放满足0.5≤d介/l放≤2.5。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电材料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0s/m。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介电材料与所述放电材料的质量比为(2~10):1;和/或,所述放电材料包括金属类材料、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类材料包括金属单质类材料和/或合金类材料;和/或,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中,所述放电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33%;和/或,所述介电材料含有二氧化硅,所述介电材料中的所述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或等于50%;和/或,所述介电材料包括石英砂和/或玻璃微珠;和/或,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中,所述介电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90%。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还包括增强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碳系材料、导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10、所述磁性材料包括铁砂、磁矿粉、铁氧体粉末、四氧化三铁、钢渣以及其他含铁、钴、镍中的至少一者的磁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增强材料与所述放电材料的质量比为(0~2):1;和/或,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中,所述增强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40%。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沥青卷材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沥青卷材的一侧表面铺设吸波发热材料,得到带有吸波发热层的沥青卷材;其中,所述吸波发热材料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将所述带有吸波发热层的沥青卷材铺设于基面上、并使所述吸波发热层面向所述基面,然后使微波从所述带有吸波发热层的沥青卷材背离所述基面的一侧作用于所述带有吸波发热层的沥青卷材,以使所述带有吸波发热层的沥青卷材中的沥青卷材熔化并粘接于所述基面。

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沥青复合卷材,包括沥青卷材层、以及设于所述沥青卷材层的一侧的吸波发热层,所述吸波发热层包括上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沥青复合卷材及沥青卷材铺设方法,同时采用放电材料和介电材料,且放电材料的长径比大于或等于5,在这样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体系下,放电材料为细长型,可通过微波诱导放电材料放电,并击穿空气产生高温等离子体,由此通过放电材料放电产生热量,实现对沥青卷材的加热效果,与此同时,介电材料可减少放电材料相互接触而导致电荷无法集中、进而无法放电的情况,从而保证放电材料的放电效率,进而保证高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效率,同时介电材料还可将放电材料放电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沥青,使沥青卷材吸热熔化,实现对沥青卷材的加热效果。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沥青卷材的微波加热效率,满足沥青卷材铺设于水泥板等基层表面(基面)的施工过程中的加热速率要求,实现将沥青卷材粘接于基面,并保证沥青卷材的防水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材料和介电材料,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大于或等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为0.2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d介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L放之比d介/L放满足0.5≤d介/L放≤2.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材料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0S/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发热复合材料还包括增强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碳系材料、导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9.一种沥青卷材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沥青复合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卷材层、以及设于所述沥青卷材层的一侧的吸波发热层,所述吸波发热层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材料和介电材料,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大于或等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径比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为0.2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d介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l放之比d介/l放满足0.5≤d介/l放≤2.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放电材料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丁红梅王迎春马祥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