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930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察与评估;S2:路基设计与优化;S3:排水系统设计与水工;S4:路基加固处理;S5:路基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S6:路基施工与压实;S7:边坡防护与加固;S8:路基监测与维护;S9:环保与节能措施实施及施工安全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施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估、科学的设计与优化、针对性的加固处理、严格的质量控制、全面的监测与维护体系,以及融入环保与节能理念,提升了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效规避了地质与环境风险,确保了道路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同时促进了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为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尤其是涉及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市政道路是指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政道路按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交通功能和沿线服务功能主要分为五个等级,但常见的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种类型。

2、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的流畅和市民的安全,然而,市政道路的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水文条件复杂或交通荷载较大的区域,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的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往往缺乏系统的地质勘察和评估,导致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进而引发路基沉降、边坡失稳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市政道路建设面临复杂地质与环境挑战,尤其在恶劣条件下,传统路基防护工艺因缺乏系统勘察评估,常致设计施工不当,引发沉降、边坡失稳等问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察与评估:在施工前,对拟建道路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评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潜在的地址灾害风险;

3、s2:路基设计与优化: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结合道路的使用需求和交通荷载特点,进行路基的设计与优化;

4、s3:排水系统设计与水工:设计并施工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在内的排水系统;

5、s4:路基加固处理:针对地质条件较差或交通荷载较大的区域,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6、s5:路基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7、s6:路基施工与压实: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对路基进行分层施工和压实;

8、s7:边坡防护与加固: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盒加固处理;

9、s8:路基监测与维护:在施工完成后,对路基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10、s9:环保与节能措施实施及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保和节能措施,并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s1地质勘察与评估步骤具体包括s11、地质剖面分析: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获取拟建道路区域的地质剖面数据,分析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分布规律;s12、水文条件调查:详细调查地下水水位、流向、流速以及水质情况,评估地下水对路基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影响;s1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地质力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知识,结合历史地质灾害记录,评估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s14、地震活动分析:分析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估地震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合理的抗震措施提供依据;s15、土壤承载力测试:通过原位试验(如静力触探试验等)和实验室试验,测定土壤承载力,为路基设计提供关键参数;s16、综合评估报告:基于上述各种勘察的结果,编制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估报告,明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地质灾害风险,为后续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估,包括地质剖面分析、水文条件调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震活动分析和土壤承载力测试,为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地质数据,确保了后续路基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和成本。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s3排水系统设计与水工步骤具体包括s31、排水需求分析: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降雨强度等因素,分析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模;s32、排水材料选择:根据排水系统的使用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排水材料,如透水混凝土、排水板、hdpe排水管等,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s33、排水系统布局设计:结合道路纵横断面设计,合理布局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确保路面雨水能够迅速、顺畅地排入排水系统;s34、排水系统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确保排水设施的尺寸、位置、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s35、排水系统维护: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堵塞和损坏,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同时,建立排水系统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问题。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水需求分析、排水材料选择、排水系统布局设计、排水系统施工及维护,确保了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了路面积水和路基受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s4路基加固处理步骤具体包括s41、加固需求分析: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路基设计要求,分析路基加固的必要性,确定加固的范围和程度;s42、加固方案选择:根据加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如铺设土工格栅、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对于软弱地基,可采用换填法、深层搅拌法等加固方法;s43、加固材料选择:根据加固方案选择适宜的加固材料,如土工格栅、注浆材料、锚杆等,确保加固效果;s44、加固施工:严格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对加固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s45、加固效果监测: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加固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地质条件较差或交通荷载较大的区域,通过加固需求分析、加固方案选择、加固材料选择、加固施工及加固效果监测,有效提升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了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s5路基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s51、材料需求分析: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分析所需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等;s52、材料选择:根据材料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如碎石、砂土、石灰土等,在选择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s53、材料质量控制:对所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外观质量、含水量、颗粒级配等指标;s54、材料储存与运输:制定合理的材料储存和运输方案,确保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材料需求分析、材料选择、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材料储存与运输的严格控制,确保了市政道路路基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为路基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和环境影响。

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s6路基施工与压实步骤具体包括s6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s62、分层施工: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将路基分为多个施工层,逐层进行施工,每层施工前,应对下层进行验收,确保下层质量符合要求;s6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路基材料的类型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察与评估:在施工前,对拟建道路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评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潜在的地址灾害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地质勘察与评估步骤具体包括S11、地质剖面分析: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获取拟建道路区域的地质剖面数据,分析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分布规律;S12、水文条件调查:详细调查地下水水位、流向、流速以及水质情况,评估地下水对路基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影响;S1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地质力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知识,结合历史地质灾害记录,评估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S14、地震活动分析:分析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估地震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合理的抗震措施提供依据;S15、土壤承载力测试:通过原位试验(如静力触探试验等)和实验室试验,测定土壤承载力,为路基设计提供关键参数;S16、综合评估报告:基于上述各种勘察的结果,编制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估报告,明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地质灾害风险,为后续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排水系统设计与水工步骤具体包括S31、排水需求分析: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降雨强度等因素,分析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模;S32、排水材料选择:根据排水系统的使用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排水材料,如透水混凝土、排水板、HDPE排水管等,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S33、排水系统布局设计:结合道路纵横断面设计,合理布局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确保路面雨水能够迅速、顺畅地排入排水系统;S34、排水系统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确保排水设施的尺寸、位置、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S35、排水系统维护: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堵塞和损坏,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同时,建立排水系统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4路基加固处理步骤具体包括S41、加固需求分析: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路基设计要求,分析路基加固的必要性,确定加固的范围和程度;S42、加固方案选择:根据加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如铺设土工格栅、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对于软弱地基,可采用换填法、深层搅拌法等加固方法;S43、加固材料选择:根据加固方案选择适宜的加固材料,如土工格栅、注浆材料、锚杆等,确保加固效果;S44、加固施工:严格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对加固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S45、加固效果监测: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加固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5路基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S51、材料需求分析: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分析所需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等;S52、材料选择:根据材料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如碎石、砂土、石灰土等,在选择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S53、材料质量控制:对所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外观质量、含水量、颗粒级配等指标;S54、材料储存与运输:制定合理的材料储存和运输方案,确保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6路基施工与压实步骤具体包括S6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同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S62、分层施工: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将路基分为多个施工层,逐层进行施工,每层施工前,应对下层进行验收,确保下层质量符合要求;S6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路基材料的类型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机械施工、人工施工等,对于大型机械设备难以到达的区域,可采用小型机械设备或人工施工;S64、压实工艺优化: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压实工艺进行优化,包括调整压实速度、频率和压实深度等参数,确保压实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对压实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压实均匀、密实;S65、施工监测与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的施工质量和压实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验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7边坡防护与加固步骤具体包括S71、边坡稳定性评估:采用先进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和技术,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包括边坡的力学参数测定、边坡变...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察与评估:在施工前,对拟建道路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评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潜在的地址灾害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地质勘察与评估步骤具体包括s11、地质剖面分析: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获取拟建道路区域的地质剖面数据,分析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分布规律;s12、水文条件调查:详细调查地下水水位、流向、流速以及水质情况,评估地下水对路基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影响;s1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地质力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知识,结合历史地质灾害记录,评估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s14、地震活动分析:分析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估地震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合理的抗震措施提供依据;s15、土壤承载力测试:通过原位试验(如静力触探试验等)和实验室试验,测定土壤承载力,为路基设计提供关键参数;s16、综合评估报告:基于上述各种勘察的结果,编制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估报告,明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地质灾害风险,为后续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排水系统设计与水工步骤具体包括s31、排水需求分析: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降雨强度等因素,分析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模;s32、排水材料选择:根据排水系统的使用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排水材料,如透水混凝土、排水板、hdpe排水管等,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s33、排水系统布局设计:结合道路纵横断面设计,合理布局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确保路面雨水能够迅速、顺畅地排入排水系统;s34、排水系统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确保排水设施的尺寸、位置、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s35、排水系统维护: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堵塞和损坏,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同时,建立排水系统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4路基加固处理步骤具体包括s41、加固需求分析: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路基设计要求,分析路基加固的必要性,确定加固的范围和程度;s42、加固方案选择:根据加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如铺设土工格栅、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对于软弱地基,可采用换填法、深层搅拌法等加固方法;s43、加固材料选择:根据加固方案选择适宜的加固材料,如土工格栅、注浆材料、锚杆等,确保加固效果;s44、加固施工:严格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对加固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s45、加固效果监测: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加固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5路基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s51、材料需求分析: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路桥方舟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