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及连接套件。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汽车车门通常包括构成车门外蒙皮的外钣金板、与外钣金板连接的内钣金板。为了满足轻量化需求,内钣金板中间部分设置为全塑成型的载板,而车窗玻璃升降器、侧面气囊模块等车门功能部件都预装在载板上,最终这些车门功能部件与载板共同形成集成式门模块,以实现车门功能部件在车门上的装配。通常情况下,车窗玻璃升降器包含钢丝绳和换向滑轮,钢丝绳卡设在换向滑轮的凹槽中,钢丝绳用来传动,而换向滑轮用来调整钢丝绳的方向。常规的设计是利用金属轴销和金属垫片将换向滑轮固定在载板上,期间需要采用铆接工艺,换向滑轮的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不利于轻量化目标的实现。另外,金属轴销的表面难以设置储油结构,不利于减小轴销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降噪。此外,为了延长金属轴销的使用寿命,还需要对金属轴销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及连接套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本申请简化了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采用本定位结构可便于换向滑轮的安装,提升换向滑轮的安装效率,同时本定位结构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节省了零部件的安装程序,提升了集成式门模块的组装效率,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包括:
3、连接板、立柱部、延伸部、弹性部和卡钩部;所述立柱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一侧;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立柱部的柱面向远离所述立柱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所述立柱
4、通过采用本定位结构可便于换向滑轮的安装,提升换向滑轮的安装效率,同时本定位结构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节省了零部件的生产采购成本及安装工序,进而提升了集成式门模块的组装效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钩部设有导向面。
6、通过设置导向面,可利于换向滑轮的内孔孔壁对卡钩部进行挤压,进而驱使弹性部向着靠近立柱部的方向发生弯曲变形,以使换向滑轮卡入第二卡设空间。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柱面上设有第一储油结构。
8、通过设置第一储油结构,可减小换向滑轮与立柱部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换向滑轮转动的顺畅度,减小了换向滑轮转动时的噪音。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为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所述立柱部的高度方向延伸。
10、通过将第一储油结构设计为第一条形槽的结构形式,可利于定位结构的开模和脱模,同时第一条形槽沿立柱部的高度方向延伸,这有助于第一条形槽中润滑剂的分散,确保润滑效果。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部为中空结构。
12、通过将立柱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可利于控制定位结构的注塑成型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利于构件实现轻量化。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部靠近所述弹性部的一侧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能够为所述弹性部提供变形空间。
14、通过设置让位缺口,可在为弹性部提供变形空间的同时,还能使得构件进一步轻量化。
15、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套件,包括前述的定位结构和换向滑轮,所述换向滑轮适于卡设于所述定位结构。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滑轮的孔壁上设有第二储油结构。
17、通过设置第二储油结构,可减小换向滑轮与立柱部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换向滑轮转动的顺畅度,减小了换向滑轮转动时的噪音。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储油结构为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沿所述换向滑轮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槽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用于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第二条形槽。
19、通过将第二储油结构设计为第二条形槽的结构形式,可利于换向滑轮的开模和脱模,同时第二条形槽沿换向滑轮的厚度方向延伸,这有助于第二条形槽中润滑剂的分散,确保润滑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遮挡部,可对第二条形槽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进行遮挡,这样能够防止水流从换向滑轮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进入第二条形槽,进而避免水流影响润滑效果以及对其他零部件造成腐蚀。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滑轮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储油坑,所述储油坑沿所述换向滑轮的内孔周向间隔设置。
21、通过设置储油坑,可减小换向滑轮与连接板相邻面之间的摩擦,减弱换向滑轮转动时的噪声(异响)。
2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及连接套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的至少一种:
23、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采用本定位结构可便于换向滑轮的安装,提升换向滑轮的安装效率,同时本定位结构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节省了零部件的生产采购成本及安装工序,进而提升了集成式门模块的组装效率。
24、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通过设置导向面,可利于换向滑轮的内孔孔壁对卡钩部进行挤压,进而驱使弹性部向着靠近立柱部的方向发生弯曲变形,以使换向滑轮卡入第二卡设空间。
25、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储油结构,可减小换向滑轮与立柱部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换向滑轮转动的顺畅度,减小了换向滑轮转动时的噪音。
26、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通过将第一储油结构设计为第一条形槽的结构形式,可利于定位结构的开模和脱模,同时第一条形槽沿立柱部的高度方向延伸,这有助于第一条形槽中润滑剂的分散,确保润滑效果。
27、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通过将立柱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可利于控制定位结构的注塑成型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利于构件实现轻量化。
28、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通过设置让位缺口,可在为弹性部提供变形空间的同时,还能使得构件进一步轻量化。
29、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套件,通过设置第二储油结构,可减小换向滑轮与立柱部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换向滑轮转动的顺畅度,减小了换向滑轮转动时的噪音。
3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套件,通过将第二储油结构设计为第二条形槽的结构形式,可利于换向滑轮的开模和脱模,同时第二条形槽沿换向滑轮的厚度方向延伸,这有助于第二条形槽中润滑剂的分散,确保润滑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遮挡部,可对第二条形槽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进行遮挡,这样能够防止水流从换向滑轮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进入第二条形槽,进而避免水流影响润滑效果以及对其他零部件造成腐蚀。
31、9、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设有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柱面上设有第一储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为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所述立柱部的高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靠近所述弹性部的一侧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能够为所述弹性部提供变形空间。
7.一种连接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定位结构和换向滑轮,所述换向滑轮适于卡设于所述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轮的孔壁上设有第二储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套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一种连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轮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储油坑,所述储油坑沿所述换向滑轮的内孔周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设有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柱面上设有第一储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为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所述立柱部的高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换向滑轮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靠近所述弹性部的一侧设有让位缺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田,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