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酞菁基MOF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酞菁基MOF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4753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抗菌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Pc‑MOF纳米材料符合生物安全性的要求,拥有良好的光动力和光热反应性能,可负载抗生素消除耐药菌。所述抗菌应用实例为Pc‑MOF纳米材料负载抗生素结合光热和光动力反应消除生物膜,并有效用于小鼠皮肤缺损感染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误用现象的普遍化,多重耐药性超级致病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些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具有复杂耐药性的超级致病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危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全球重点病原体清单,其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它们能够引起严重感染并对现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

2、在临床治疗中,mrsa等耐药菌的出现,其耐药机制包括靶位改变、抗菌药物灭活酶产生以及药物到达靶位量减少等,导致传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利福平和达托霉素等抗菌治疗失效。此外,光动力和光热反应不存在耐药问题,可结合抗生素协同抗菌。因此,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抗生素耐药性显得尤为重要。

3、近期研究指出,mof因其独特的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多种药物的载体,实现缓释,并且通过精确设计它们的组成和孔结构,可以赋予mof在刺激下产生热量和自由基的特性,与其他材料结合,mofs可以作为一个平台,通过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杀死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所述pc-mof符合生物安全性的要求,拥有良好的光动力和光热反应性能,可提高相应抗生素的灭菌效果。所述pc-mof负载抗生素后有效消除耐药菌,包括生物膜体外模型,并有效用于小鼠皮肤缺损感染模型,为实现临床治疗感染病症提供更多的抗菌应用方案和选择。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包含酞菁分子和金属离子。

4、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铬离子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更近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铜离子。

5、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材料粒径范围为30~300 nm,形状为多孔结构。

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pc-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包括:

7、步骤1、将金属盐离子、酞菁(p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匀分散于n,n-二甲基酰胺(dmf)中,得到混合分散液;

8、步骤2、将三氟乙酸均匀加入dmf中,得到混合溶液;

9、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混合,超声并搅拌均匀至溶液澄清;

10、步骤4、将所得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反应;

11、步骤5、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离心,清洗,真空干燥后得到pc-mof纳米颗粒。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金属离子与酞菁(pc)的掺杂摩尔浓度为1:0.5~4。

13、进一步地,步骤1中金属离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摩尔浓度比为1:0.5~4。

14、进一步地,步骤2中三氟乙酸的体积为10~200 μl。

15、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溶液反应条件是在100~180℃下进行反应6~15 h。

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所述pc-mof纳米材料在医疗器械、体内植入物或抗细菌感染等方面的应用。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抗细菌感染应用为用于制备治疗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材料,所述耐药致病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志贺菌和伤寒沙门杆菌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耐药菌。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通过调整酞菁分子与金属离子掺杂比,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调节剂,加入三氟乙酸调整ph后,制备出新型功能化的pc-mof纳米材料。所述pc-mof纳米材料符合生物安全性的要求,拥有良好的光动力和光热反应性能,负载抗生素后可提高相应抗生素的灭菌效果,有效消除耐药菌,为实现皮肤缺损感染等治疗等提供更多的抗菌应用选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MOF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包含酞菁分子和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粒径范围为30~300 nm,形状为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选自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铬离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铜离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离子与酞菁(Pc)的掺杂摩尔浓度为1:0.5~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离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摩尔浓度比为1:0.5~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三氟乙酸的体积为10~200 μ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溶液反应条件是在100~180℃下进行反应6~15 h。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在医疗器械、体内植入物或抗细菌感染等方面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mof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包含酞菁分子和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粒径范围为30~300 nm,形状为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选自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铬离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铜离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佳灿王明凯刘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