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专利号cn218573133u为公开了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置有活性炭层,对生产的尾气进行过滤后通过排气管将其向外排出。
2、但是上述现有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对尾气的处理仅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处理,对尾气的处理过于简单,无法并将尾气中的刺激性气体吸收,导致尾气中存在的刺激性气体排放出去,对人体造成伤害。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但是上述现有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对尾气的处理仅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处理,对尾气的处理过于简单,无法并将尾气中的刺激性气体吸收,导致尾气中存在的刺激性气体排放出去,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上端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收集瓶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固定连接有散热栅格网,所述冷凝箱内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收集瓶的底端面与散热板之间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腔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冷凝管,所述螺旋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冷凝腔相互
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中心处固定套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密封圈伸入到工业酒精内。
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u形管内设置有工业酒精,所述第二u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直径小于第二u形管的直径,且密封圈中心处开设有与进气管相匹配的孔。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架。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冷凝管固定连接在收集瓶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且不与进入口接触。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设置有工业酒精和饱和nacl溶液能够使尾气中的刺激性气体溶于液体中,例如氨气,从而对刺激性气体进行吸收,避免其被排放到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10、2、设置螺旋冷凝管、水泵和风机能对进入收集瓶中的有用气体进行冷凝,减低排出气体的温度,避免排出后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1)的上端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收集瓶(1)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散热板(18),所述散热板(1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冷凝箱(2),所述冷凝箱(2)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固定连接有散热栅格网(17),所述冷凝箱(2)内固定连接有风机(16),所述收集瓶(1)的底端面与散热板(18)之间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腔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冷凝管(13),所述螺旋冷凝管(13)的另一端与冷凝腔相互连通,所述收集瓶(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入口(12),所述进入口(12)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管(5),所述第一U形管(5)内设置有饱和NaCL溶液(11),所述第一U形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U形管(7),所述第二U形管(7)内设置有工业酒精(10),所述第二U形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的中心处固定套接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贯穿密封圈(8)伸入到工业酒精(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架(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9)的直径小于第二U形管(7)的直径,且密封圈(8)中心处开设有与进气管(9)相匹配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酒精(10)的体积为所述第二U形管(7)的三分之二,所述饱和NaCL溶液(11)的体积为所述第一U形管(5)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冷凝管(13)固定连接在收集瓶(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且不与进入口(12)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缬氨酸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1)的上端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收集瓶(1)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散热板(18),所述散热板(1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冷凝箱(2),所述冷凝箱(2)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固定连接有散热栅格网(17),所述冷凝箱(2)内固定连接有风机(16),所述收集瓶(1)的底端面与散热板(18)之间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腔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冷凝管(13),所述螺旋冷凝管(13)的另一端与冷凝腔相互连通,所述收集瓶(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入口(12),所述进入口(12)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管(5),所述第一u形管(5)内设置有饱和nacl溶液(11),所述第一u形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u形管(7),所述第二u形管(7)内设置有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峰,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威尔曼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