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柱塞泵调节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1、精密微量液体流量泵为多行业常见的流体输送机械,特别是医药、医疗、生化检验领域相对常见,也常见于作为各行业生产线流体配料设备。此种类型泵的性能特点中,其流量以及流量精度为泵的重要参数,同时其性能参数也需要考虑流量准确性、流量精度稳定性等。
2、旋转式柱塞泵作为精密微量液体流量泵的重要形式,其基本组成如申请号为cn200720082409.8,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旋转式柱塞泵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方案。常见的旋转柱塞泵多为包括泵杆、泵套以及驱动机构,泵杆的前端设置有缺口并高精度配合于泵套中,在泵套上设置有进出、口接管,泵杆的后端连接在输出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上,泵杆在驱动机构上的具体连接位置为相对于旋转运动的旋转中心偏心,当驱动机构旋转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泵杆在泵套内发生沿着泵套轴线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发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以上往复运动为泵的抽吸、挤压动作,所述转动为切换泵套内容积腔与进出、口接管的导通关系,相较于传统活塞泵,特点之一是避免了为旋转式柱塞泵配套单向阀。
3、根据具体的流体输送需要,旋转柱塞泵的控制参数之一包括如何控制流量,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2069211.7、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计量泵角度调节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申请号为cn202121394021.8、名称为流量可调的旋转式柱塞泵的专利文件,均公开了旋转式柱塞泵流量调节方案或具有流量调节能力的旋转式柱塞泵,同时,以上两个方案的基
4、鉴于旋转式柱塞泵在工业生产以及其他行业内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旋转柱塞泵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出的对旋转式柱塞泵进行优化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本方案用于旋转柱塞泵泵头端的角度调整,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2、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螺钉、推力轴承、翻转座、套筒以及螺杆;
3、所述连接螺钉螺纹连接于套筒一端,螺杆螺纹连接于套筒的另一端,连接螺钉、推力轴承、套筒以及螺杆四者同轴;
4、所述翻转座上设置有通孔,连接螺钉与套筒形成的结构体穿过所述通孔,连接螺钉的钉帽端以及套筒用于与螺杆连接的一端均位于翻转座的外部;
5、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结构体上并夹持在所述钉帽端与翻转座之间,所述翻转座夹持在推力轴承与套筒之间;
6、所述套筒可相对于翻转座绕套筒的轴线转动。
7、旋转柱塞泵流量调整方式包括控制柱塞的动作次数以及控制柱塞动作过程中的行程,当对柱塞泵的泵头进行角度调整后即可实现所述行程调节,对于所述行程调节目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069211.7的现有技术中即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的安装架,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与安装架之间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泵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母、球头螺栓、活动安装座等,当需要对泵头进行角度调整以调整柱塞的行程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使得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形成的配合体长度发生变化,并在吊环螺钉、球头位置发生转动,达到调整底座与安装架角度的目的。
8、针对相关的泵头角度调整目的,本方案提供如上所述的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在具体运用时,如运用为如下所述的第二板体用于安装旋转柱塞泵的驱动装置,第一板体用于安装旋转柱塞泵的泵头,并具体安装为:所述翻转座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板体上,翻转座相对于第二板体可绕翻转座的轴线转动;所述螺杆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上,螺杆相对于第一板体可绕垂直于螺杆轴线的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与翻转座的轴线平行,这样,当转动套筒时,螺杆相对于套筒的伸出长度发生变化,根据套筒的旋转方向,该变化用于为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施加推力或拉力,使得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角度发生变化,达到调整旋转柱塞泵泵头端的角度以调整柱塞行程的目的。
9、同时,以上方案中,螺杆与套筒螺纹连接,连接螺钉与套筒螺纹连接,翻转座与推力轴承夹持在连接螺钉与套筒之间,以上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连接螺钉夹持推力轴承以及翻转座实现本调节组件轴向上各部件紧配合,在为套筒施加转矩以使得其转动时,由于所述钉帽端与翻转座之间夹持有推力轴承,在连接螺钉与套筒之间的连接螺纹被安装为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时,由于连接螺钉相对于翻转座转动的阻力仅为发生在推力轴承上的滚动摩擦,故相对于连接螺钉,无论是在套筒正转或者反转时,套筒均可非常容易的带动连接螺钉相对于翻转座转动,避免造成连接螺钉松弛,故本方案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可靠性高的特点。
10、对于翻转座与套筒的配合关系,可以是套筒的一端直接正压于翻转座的侧面上,也可以是翻转座的侧面作用于套筒的台阶面上,套筒具有伸入所述通孔的筒段。在连接螺钉旋入套筒的过程中,具体旋入深度受推力轴承的控制:推力轴承其中一端的垫片支撑于翻转座上,所述钉帽端受到推力轴承另一端垫片的支撑。
11、在一个具体实施中,为使得连接螺钉与推力轴承长期保持理想的配合关系,设置为在翻转座上具有与推力轴承垫片相配合的凹槽,在推力轴承垫片上具有与钉帽端相配合的凹槽,翻转座上的凹槽用于限定推力轴承在该凹槽径向方向上的位置,垫片上的凹槽用于限定钉帽端在该凹槽径向方向的位置,这样可有效避免因为推力轴承侧移导致连接螺钉的杆段与推力轴承上靠近翻转座的垫片接触以及所述杆段与推力轴承的保持架接触。进一步的,套筒具有所述台阶面并且具有嵌入所述通孔中的筒段,以通过套筒的侧壁与通孔的孔壁接触,避免所述杆段与翻转座直接接触。
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保持连接螺钉与套筒之间的紧配合,可通过额外的弹性垫保持连接螺钉与套筒之间的轴向力,该弹性垫可设置在推力轴承与翻转座之间,也可设置在推力轴承与钉帽端之间。
13、作为所述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4、所述套筒呈台阶轴状,套筒用于与连接螺钉相连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中,翻转座夹持在套筒上的轴肩与推力轴承的端部之间。本方案为如上提出的通过在套筒上形成的台阶面约束翻转座在套筒轴向上其中一端位置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套筒嵌入通孔中的筒段,避免连接螺钉杆段与翻转座直接接触的技术方案。由于为套筒施加转矩时套筒整体同步转动,故套筒与翻转座之间的摩擦力容易克服并且也不会导致其他不良影响,较优的运用是所述通孔的外径与通孔的内径一致,以避免套筒在其径向方向具有相对于翻转座的晃动间隙。
15、所述翻转座为条形结构,处于翻转座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各侧上均设置有平面,其中一个平面与推力轴承的端部相作用,另一个平面与套筒相作用;
16、翻转座长度方向的各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螺钉(1)、推力轴承(2)、翻转座(4)、套筒(5)以及螺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呈台阶轴状,套筒(5)用于与连接螺钉(1)相连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中,翻转座(4)夹持在套筒(5)上的轴肩与推力轴承(2)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4)为条形结构,处于翻转座(4)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各侧上均设置有平面,其中一个平面与推力轴承(2)的端部相作用,另一个平面与套筒(5)相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一对相对侧的各侧均通过转轴(7)连接有第二滚动轴承(8),所述第二滚动轴承(8)同轴,第二滚动轴承(8)的轴线与螺杆(6)的轴线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螺杆(6)上、沿着螺杆(6)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的刻度标识。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9)以及第二板体(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板体(9)与第二板体(11)形成的结构上,形成所述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该结构的第一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翻转座(4)以及螺杆(6)的位置位于该结构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结构的一对相对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9)上设置有第一槽体(12),所述第二板体(11)上设置有第二槽体(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二板体(11)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槽体(10)的第二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螺钉(1)、推力轴承(2)、翻转座(4)、套筒(5)以及螺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呈台阶轴状,套筒(5)用于与连接螺钉(1)相连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中,翻转座(4)夹持在套筒(5)上的轴肩与推力轴承(2)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4)为条形结构,处于翻转座(4)宽度方向的相对侧的各侧上均设置有平面,其中一个平面与推力轴承(2)的端部相作用,另一个平面与套筒(5)相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一对相对侧的各侧均通过转轴(7)连接有第二滚动轴承(8),所述第二滚动轴承(8)同轴,第二滚动轴承(8)的轴线与螺杆(6)的轴线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柱塞泵泵头角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螺杆(6)上、沿着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韶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同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