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而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由于气候光照等的不均衡性,导致发电量忽高忽低对电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各地供电部门对光伏电站的并网制定了严格的要求。比如限制电站的规模,也就限制了最大并网功率等。
2、虽然如此,光伏电站从阳光充足,到阴雨天的光照变化造成并网功率的大幅度变化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用户只能依据供电部门审核过的电站规模设计一定数量的组件数量以免超过最大允许功率。这样一来,因为平均阴雨时长远超阳光充足的时长,电站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发电不足状态,或许只有最大允许功率的1/3~1/5,这对电站的投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浪费了宝贵的并网功率指标。长期以来,广大电站投资方只能忍受这一事实,投资回报苦遥遥无期,影响了投资者投资光伏电站的信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配置多组光伏组件,根据不同的光照度切换投入的阵列数量,使输出功率尽可能接近额定值,实际友好电网进入,并大大提高发电效益的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直流开关(k1、k2、kn)、逆变器(cv)、电网(grid)、功率检测单元(a)、监控单元(st),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通过直流开关(k
4、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单元(st)用于接收逆变器(cv)和功率检测单元(a)的信号,之后输出控制信号至直流开关(k1、k2、kn)。
5、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检测单元(a)可时刻监控逆变器(cv)的输出功率。
6、更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单元(st)中预置本系统的最大允许功率及各光伏阵列的功率值。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8、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多组光伏组件,根据不同的光照度切换投入的阵列数量,使输出功率尽可能接近额定值,实际友好电网进入,并大大提高发电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直流开关(K1、K2、Kn)、逆变器(CV)、电网(Grid)、功率检测单元(A)、监控单元(ST),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通过直流开关(K1、K2、Kn)接入逆变器(CV)输入端,所述逆变器(CV)将光伏直流电转为交流电输送到电网(Grid),所述逆变器(CV)输出侧连接有功率检测单元(A),所述监控单元(ST)分别与直流开关(K1、K2、Kn)、逆变器(CV)、功率检测单元(A)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ST)用于接收逆变器(CV)和功率检测单元(A)的信号,之后输出控制信号至直流开关(K1、K2、K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单元(A)可时刻监控逆变器(CV)的输出功率,所述监控单元(ST)中预置本系统的最大允许功率及各光伏阵列的功率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均衡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直流开关(k1、k2、kn)、逆变器(cv)、电网(grid)、功率检测单元(a)、监控单元(st),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光伏阵列(pv1、pv2、pvn)通过直流开关(k1、k2、kn)接入逆变器(cv)输入端,所述逆变器(cv)将光伏直流电转为交流电输送到电网(grid),所述逆变器(cv)输出侧连接有功率检测单元(a),所述监控单元(st)分别与直流开关(k1、k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荣飞,姚圣杰,李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