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变速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639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3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总成及车辆,包括变速器、控制器以及连接线缆,变速器设置于车架上,且位于发动机机舱的横梁下方,变速器用于控制车辆速度变化;控制器设置于发动机机舱内,用于控制变速器的转速变化;连接线缆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机舱内,用于传输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至变速器。本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变速器和控制器采用分体设置,利用连接线缆将二者可靠连接,既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信号传输,又满足了构件的空间布设需求,上述结构无需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的结构进行过多调整即可满足纵置布局需求,可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简化了混动变速器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动变速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混动变速器越来越多的用到诸多车型中。混动变速器通常由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组和变速器组成。发动机负责提供动力,电动机则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动力或扮演起发动机的角色。变速器则负责将动力传输到车轮上。

2、目前,混动专用变速器总成一般集成有控制器,二者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由于上述结构对空间要求较高,因此应用于纵置布局的车型时会出现与周边部件干涉的问题,构件的布设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变速器总成及车辆,能够合理利用发动机机舱的内部空间,避免了变速器和控制器一体设置导致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动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控制器以及连接线缆,变速器设置于车架上,且位于发动机机舱的横梁下方,变速器用于控制车辆速度变化;控制器设置于发动机机舱内,用于控制变速器的转速变化;连接线缆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机舱内,且连接于变速器和控制器之间,用于传输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至变速器。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线缆具有插接于控制器上的第一端,连接线缆上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连接线缆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第一支架连接于控制器上、用于限位连接线缆。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线缆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架上还连接有护线盒,护线盒具有若干个与连接线缆一一对应设置、且用于嵌装连接线缆的弧形槽,弧形槽向靠近变速器的一侧下方弧形延伸;

5、护线盒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限位孔与连接线缆一一对应设置、用于穿设连接线缆。

6、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托架安装于轮罩上,控制器托架具有开口向上以容纳控制器的内凹腔,第一支架连接于控制器托架上。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托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承托耳,第一支架的两侧具有水平延伸的支架耳,支架耳连接于承托耳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托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轮罩通过连接件相连,支撑架与轮罩之间设有减震垫,连接件贯穿减震垫设置。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线缆具有插接于变速器上方的第二端,连接线缆上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连接线缆的第二端相邻设置,第二支架连接于发动机上、用于限位连接线缆。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支架具有供连接线缆穿过的通过孔,第二支架连接于发动机的后侧壁上。

1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连接耳,第二支架上还设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耳,侧连接耳在第二支架的同侧设有至少一个。

12、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变速器和控制器采用分体设置,利用连接线缆将二者可靠连接,既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信号传输,又满足了构件的空间布设需求,避免了变速器和控制器一体设置导致的与其他构件间的位置干涉,上述结构无需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的结构进行过多调整即可满足纵置布局需求,可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简化了混动变速器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混动变速器总成。上述车辆将变速器和控制器进行分体设计,利用连接线缆将二者可靠连接,既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信号传输,又满足了构件的空间布设需求,避免了变速器和控制器一体设置导致的与其他构件间的位置干涉,上述结构无需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的结构进行过多调整即可满足纵置布局需求,可对发动机机舱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简化了混动变速器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3)具有插接于所述控制器(2)上的第一端(31),所述连接线缆(3)上连接有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与所述连接线缆(3)的第一端(3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支架(4)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上、用于限位所述连接线缆(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架(4)上还连接有护线盒(41),所述护线盒(41)具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线缆(3)一一对应设置、且用于嵌装所述连接线缆(3)的弧形槽(42),所述弧形槽(42)向靠近所述变速器(1)的一侧下方弧形延伸;所述护线盒(4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4)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座(43),所述限位座(43)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44),所述限位孔(44)与所述连接线缆(3)一一对应设置、用于穿设所述连接线缆(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通过控制器托架(21)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机舱(6)的轮罩(7)上,所述控制器托架(21)具有开口向上以容纳所述控制器(2)的内凹腔(22),所述第一支架(4)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托架(2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托架(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承托耳(23),所述第一支架(4)的两侧具有水平延伸的支架耳(45),所述支架耳(45)连接于所述承托耳(2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托架(2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与所述轮罩(7)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支撑架(25)与所述轮罩(7)之间设有减震垫(26),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减震垫(26)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3)具有插接于所述变速器(1)上方的第二端(32),所述连接线缆(3)上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线缆(3)的第二端(32)相邻设置的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连接于发动机上、用于限位所述连接线缆(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具有供所述连接线缆(3)穿过的通过孔(51),所述第二支架(5)连接于发动机的后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连接耳(55),所述第二支架(5)上还设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耳(56),所述侧连接耳(55)在所述第二支架(5)的同侧设有至少一个。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3)具有插接于所述控制器(2)上的第一端(31),所述连接线缆(3)上连接有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与所述连接线缆(3)的第一端(3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支架(4)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上、用于限位所述连接线缆(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架(4)上还连接有护线盒(41),所述护线盒(41)具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线缆(3)一一对应设置、且用于嵌装所述连接线缆(3)的弧形槽(42),所述弧形槽(42)向靠近所述变速器(1)的一侧下方弧形延伸;所述护线盒(4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4)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座(43),所述限位座(43)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44),所述限位孔(44)与所述连接线缆(3)一一对应设置、用于穿设所述连接线缆(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通过控制器托架(21)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机舱(6)的轮罩(7)上,所述控制器托架(21)具有开口向上以容纳所述控制器(2)的内凹腔(22),所述第一支架(4)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托架(2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托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成尚海王东风吴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