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id)的发展趋势是大屏占比,多摄像头。这造成了天线净空的大幅减小,布局空间越来越受限。
2、当前状态下,电子设备的通信频段在很长时间内还将出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频段共存的局面,需要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
3、而通过增加天线的辐射体的尺寸等传统手段拓展天线的效率带宽已达到瓶颈。因此,在辐射体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天线的效率带宽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种天线。该天线利用电子设备的边框的导电部分作为辐射体。在辐射体的一侧间隔设置馈电件,天线通过间接耦合的方式为辐射体馈入电信号,天线可以产生第一谐振和第二谐振。该天线利用两个谐振可以共同形成一个谐振频段以拓展带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地板;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地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地板耦合,所述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开设第一缝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辐射体可以形成符合槽天线的辐射体结构。当第一馈电电路馈入电信号时,天线可以产生上述第一谐振和第二谐振,以拓展天线的工作带宽。第一谐振和第二谐振均可以看作由槽cm模式产生,由于槽cm模式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系统效率,因此,天线在第一谐振和第二谐振形成工作频段内具有较好的辐射效率和系统效率。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点,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同向;在所述第二谐振的谐振点,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同向。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点,所述第一馈电件上的电流同向;在所述第二谐振的谐振点,所述第一馈电件上的电流同向。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还包括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三位置开设第二缝隙;所述第一辐射体为所述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导电部分。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还用于产生第三谐振;在所述第三谐振的谐振点,所述第一缝隙两侧的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反向。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为开放端。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通过容性器件接地。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件还包括接地点,所述接地点与所述地板耦合,所述接地点两侧的第一馈电件的长度不同。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地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分别开设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天线包括: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为所述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的导电部分;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接地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二馈电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二馈电件沿第二方向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第二馈电电路,所述第二馈电件包括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电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耦合;其中,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谐振和第四谐振,所述第三谐振和所述第四谐振用于共同支持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个工作频段。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地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地板耦合;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天线包括: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开放端;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为所述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的导电部分,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二馈电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二馈电件沿第二方向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第二馈电电路,所述第二馈电件包括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电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耦合;其中,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谐振和第四谐振,所述第三谐振和所述第四谐振用于共同支持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个工作频段。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包括:第二馈电件和第二馈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第一馈电件、第一辐射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一端、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第二馈电件的第一端、第二端为接地端;所述第二馈电件包括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电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谐振和第四谐振,所述第三谐振和所述第四谐振用于共同支持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个工作频段。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物理长度l1与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物理长度l2满足:l1×70%≤l2≤l1×130%。
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为接地端,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物理长度l1与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物理长度l2满足:l1×35%≤l2≤l1×65%。
16、结合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7.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25-2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