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具体涉及一种含噻酰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1、噻酰菌胺(cas:223580-51-6)是一种低毒农药,其对已经侵入发展的病原菌抑制或铲除活性较差,但是其能够诱导水稻的系统抗性,阻止病原菌菌丝侵入邻近健康植物组织中,并能诱导产生抗病基因;另外,噻酰菌胺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可通过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持效期长,能够对病害的发展起到很好的阻碍作用。噻酰菌胺的作用谱广,还可用于大麦、小麦和燕麦等谷物类作用白粉病和冠锈病等的综合防控及气体植物锈病、晚疫病、霜疫病、黑星病及细菌病斑点病、软腐病等的综合防控。但噻酰菌胺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2、氟唑活化酯fbt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合成的一种植物诱导抗病激活剂。氟唑活化酯能够诱导一些列与抗病性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植物自身抗病性的产生。另外,能够促使各类与抗病有关的蛋白合成,显著提高一系列与抗病有关酶的活性,同时提高与植物抗逆相关的各种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次,氟唑活化酯能够诱导植物细胞壁在真菌侵入的部位积累起较厚的胼胝质防护层,从而在细胞结构上阻止真菌的侵入。
3、厚朴酚是从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化合物。现有技术报道了,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等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相比,厚朴酚具有低毒、选择性高和环境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病害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作为有效的抗菌剂,还可作为开发新型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噻酰菌胺的农药组合物,以解决噻酰菌胺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产生抗药性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含噻酰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由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复配而成;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500:500-1。
4、进一步的,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的质量比为1-40:10-1。
5、进一步的,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的质量比为1-5:3-1。
6、进一步的,所述噻酰菌胺与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20:20-1。
7、进一步的,所述噻酰菌胺与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0:1。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专利技术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复配,表现出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提高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降低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
10、(2)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中含有2中有效成分,有利于避免和延缓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与单剂相比,可降低抗药性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噻酰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由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复配而成,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500:5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的质量比为1-40: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的质量比为1-5: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酰菌胺与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20: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酰菌胺与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噻酰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由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复配而成,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或厚朴酚的质量比为1-500:5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酰菌胺与氟唑活化酯的质量比为1-40:10-1。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高善成,
申请(专利权)人:胡杨河市泽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