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尤其涉及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1、织物的导湿性,作为衡量服装舒适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当人体在运动或高温环境下活动时,皮肤会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防止过热。若此时所穿着的衣物导湿性能不佳,汗液无法被织物有效吸收并迅速传导至外层蒸发,就会滞留在织物与皮肤之间,形成潮湿环境。这种潮湿感不仅直接降低了穿着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加速细菌滋生,导致异味产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炎症或感染,对穿着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传统单层织物在处理吸湿与快干问题上,主要依赖两种技术手段:一是亲/疏水性整理,其主要通过化学处理或涂层方式,在织物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赋予亲水性和疏水性特性。亲水面负责吸收汗液,而疏水面则促进水分向织物外部迁移,便于蒸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湿效率,但处理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且长期洗涤后整理效果易衰减。二是亲水性和疏水性经纬纱交织,其主要利用亲水性和疏水性不同的纱线进行交织,形成具有差异导湿结构的织物,使得汗液能沿着亲水性纱线迅速扩散,并通过织物结构被导向疏水性纱线区域,最终蒸发至外界。然而,对于单层结构而言,即便采用这种设计,当汗液量大时,由于织物内外层纱线材质相同或相近,难以完全避免内层湿润带来的湿冷感,特别是在衣物未完全干燥前,穿着者的舒适度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解决现有织物导湿性能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
3、进一步地,若干根所述浮线邻接在单导梭织面料的背面形成凸起区域。
4、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区域呈矩形,且在同一所述凸起区域内,若干根所述浮线的长度相等。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m:n的纬向配列循环排列,其中m、n为正整数,m≥n。
6、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凸起区域距离为0.5-0.8mm。
7、进一步地,所述浮线的长度为1.2-1.4mm;或所述浮线在单导梭织面料的背面凸起的高度为0.4-0.5mm。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纬纱为涤纶防水纱。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纬纱和经纱为涤纶在氨纶外周形成网络的空包纱。
10、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编织工序之后还包括染整工序,所述染整工序将面料编织工序编织成的坯布进行理布→预定→精炼→溢流机染色→脱水→展布→成定步骤,在所述溢流机染色步骤中加入吸排助剂。
11、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纬纱和经纱为亲水性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汗能力;第二纬纱为疏水性纱线,具有防水功能;第二纬纱与经纱间隔交织,部分第二纬纱形成浮线,在交织过程中,使浮线外周的第一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大于第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以挤压浮线在面料的背面凸起形成凸起区域,通过增加浮线外周的第一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数量,可以形成更加紧密和稳定的面料结构,减少因单导梭织面料组织松散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面料编织工序,在所述面料编织工序包括将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排列在同一水平面分别与经纱交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和经纱为亲水性纱线;所述第二纬纱为疏水性纱线;第二纬纱与经纱间隔交织,在经纱下方形成浮线;且所述浮线外周的第一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大于第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以挤压浮线使浮线在面料的背面凸起形成凸起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浮线邻接在单导梭织面料的背面形成凸起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区域呈矩形,且在同一所述凸起区域内,若干根所述浮线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m:n的纬向配列循环排列,其中m、n为正整数,m≥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起区域距离为0.5-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线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纬纱为涤纶防水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和经纱为涤纶在氨纶外周形成网络的空包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编织工序之后还包括染整工序,所述染整工序将面料编织工序编织成的坯布进行理布→预定→精炼→溢流机染色→脱水→展布→成定步骤,在所述溢流机染色步骤中加入吸排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面料编织工序,在所述面料编织工序包括将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排列在同一水平面分别与经纱交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和经纱为亲水性纱线;所述第二纬纱为疏水性纱线;第二纬纱与经纱间隔交织,在经纱下方形成浮线;且所述浮线外周的第一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大于第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点,以挤压浮线使浮线在面料的背面凸起形成凸起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浮线邻接在单导梭织面料的背面形成凸起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区域呈矩形,且在同一所述凸起区域内,若干根所述浮线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导梭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按m:n的纬向配列循环排列,其中m、n为正整数,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婷,卓丽琼,秦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