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396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8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包括集成储能系统主体、伺服电机、水泵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成储能系统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底座,所述石墨底座的上方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铜座。通过散热片和散热铜管来快速的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自然风散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过高时会启动水泵,使水泵将冷却液输出到冷却管内部,进行降温,配合自然风降温使其降温时更加省电,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扇叶产生风力吹在散热片上进行风冷散热,通过风冷和液冷进行组合散热可进行多档位调节散热,其散热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具体为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集成式储能系统主要是包括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转换和储存设备,而储能系统往往涉及多种能量、多种设备、多种物质、多个过程,是随时间变化的复杂能量系统,而集成式储能系统其储能核心主要是磷酸铁锂电芯为主,将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最终所需的存储容量,储能项目规模越大,电池储能成本占比越高。

2、集成式储能系统在进行输出和存储的过程中冷却装置最为重要,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电池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电池的蓄电量下降,传统的集成式储能系统主要使用液冷降温系统,其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但是其长时间开启降温耗电量较大,同时传统的集成式储能系统的液冷降温系统无法进行多档位调节,从而导致只要电池温度过高就要启动降温系统,无法控制降温系统的效果,从而导致液冷系统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具备节能环保,多档位调节的功能,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包括集成储能系统主体、伺服电机、水泵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成储能系统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底座,所述石墨底座的上方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铜座,所述散热铜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的表面套有散热片,所述散热铜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散热铜座的表面开设有卡合槽,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3、所述冷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装设有冷却液,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排风口。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设有十组,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二厘米。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组成转动式结构。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与冷却管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水泵与冷却液相连。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为矩形结构,所述冷却管与卡合槽组成卡合式结构。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铜管装设在冷却管中间,所述散热铜管与冷却管相互贴合。

9、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集成式储能系统,通过散热片和散热铜管来快速的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自然风散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过高时会启动水泵,使水泵将冷却液输出到冷却管内部,进行降温,配合自然风降温使其降温时更加省电。

11、2、该集成式储能系统,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扇叶产生风力吹在散热片上进行风冷散热,通过冷却管和冷却液进行液冷散热并配合自然风散热,通过风冷和液冷进行组合散热可进行多档位调节散热,其散热的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包括集成储能系统主体(1)、伺服电机(7)、水泵(13)和温度传感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储能系统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底座(2),所述石墨底座(2)的上方装设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5),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铜座(14),所述散热铜座(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16),所述散热铜管(16)的表面套有散热片(5),所述散热铜管(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散热铜座(14)的表面开设有卡合槽(17),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设有十组,所述散热片(5)之间的距离为二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9)与第二锥形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与第一锥形齿轮(9)组成转动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3)与冷却管(15)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水泵(13)与冷却液(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5)为矩形结构,所述冷却管(15)与卡合槽(17)组成卡合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铜管(16)装设在冷却管(15)中间,所述散热铜管(16)与冷却管(15)相互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包括集成储能系统主体(1)、伺服电机(7)、水泵(13)和温度传感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储能系统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底座(2),所述石墨底座(2)的上方装设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5),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铜座(14),所述散热铜座(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16),所述散热铜管(16)的表面套有散热片(5),所述散热铜管(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散热铜座(14)的表面开设有卡合槽(17),所述蓄电池(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设有十组,所述散热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毛振发靳广欣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云新能源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