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380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7
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出口连接座、滤芯连接盘、若干内滤芯,下壳体底部设有进液口,上壳体顶部设有出液口,出口连接座设置在上容腔顶部位置,并形成有与出液口相连通的通道,滤芯连接盘与出口连接座连接,且滤芯连接盘上形成有若干与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内滤芯固定安装在滤芯连接盘下,并与通孔对应连通。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仅能够满足大流量过滤要求,而且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


技术介绍

1、过滤器是用于去除水体悬浮物以及颗粒物,以降低浊度和净化水质,亦减少污垢、菌藻以及锈蚀等产生,保证净化水质效果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过滤器的核心部件在于滤芯,现有的滤芯都采用单芯结构,存在流量相对较低,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等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技术专利(cn 220257313 u)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滤芯,其通过将底座内部用隔板分隔有内通道和外通道,内通道与出液口相连,外通道与进液口和排液口相连,隔板上方安装有带接口的连接花盘,连接花盘安装有多个内滤芯,内滤芯、接口和内通道相连通,多内滤芯共同过滤,过滤后的水汇聚至内通道内,使得该滤芯的过滤流量大,滤芯的使用寿命长,降低更换频率。同时,采用弹簧、塞头的方式实现对进、出液口的开关,不仅方便滤芯在使用时与管路件的对接连接,而且进、出液口的口径可以设置成更大,满足大流量的要求。

3、通常情况下,被截留的污染物会自然下沉,但是上述大流量滤芯中,其出液口、进液口、排液口均位于底座的底部,底座的内外通道由隔板与连接花盘相隔开,内滤芯则安装在连接花盘上端,这就导致大量的污染物会残留并堆积在连接花盘上,随着污染物的增多,污染物会挡在内滤芯下端的外围处,并阻挡流体正常通过内滤芯,导致内滤芯的下半段失效,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滤芯的过滤流量,而且会缩短滤芯的正常使用寿命。

4、另外,上述大流量滤芯中,内滤芯、连接花盘、隔板之间均需要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保持可靠的固定密封;同时进液口、出液口分别安装有塞头,塞头和连接花盘之间安装有弹簧。生产加工时,如果先焊接内滤芯与连接花盘,再焊接连接花盘与隔板,由于多个内滤芯密集布置在连接花盘,所以无法完全观察到连接花盘与隔板之间的焊接效果;同样的,如果先焊接连接花盘与隔板,再焊接内滤芯与连接花盘,由于多个内滤芯的密集布置,质检过程中也无法完全观察到内滤芯与连接花盘的焊接效果,特别是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内滤芯,其焊接面基本不可见,这就大大增加了厂家对于该产品热熔焊接的质量检测与把控的难度,无法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包括:

3、下壳体,其具有上端开口的下容腔,下容腔底部设有进液口;

4、上壳体,其具有下端开口的上容腔,上容腔顶部设有出液口,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上容腔与下容腔共同构成过滤腔;

5、出口连接座,其设置在上容腔的顶部位置,且所述出口连接座形成有与出液口相连通的通道;

6、滤芯连接盘,其上端面与出口连接座连接,且所述滤芯连接盘上形成有若干与通道相连通的通孔;

7、若干内滤芯,其固定安装在滤芯连接盘的下端面,并与通孔对应连通。

8、所述出口连接座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形成有与滤芯连接盘连接的环绕凸台,所述环绕凸台包围滤芯连接盘上的所有通孔,且使得连接板与滤芯连接盘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出口连接座的上端形成有与出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侧壁形成有若干上下导通的出口流通槽,所述间隙与出口流通槽共同构成所述的通道;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还设有出口塞头与出口弹簧,所述出口塞头能沿第一安装槽上下滑动,且所述出口弹簧与出口塞头相抵,并驱使出口塞头封堵所述出液口。

9、所述出口连接座的环绕凸台与滤芯连接盘热熔焊接。

10、所述上壳体形成有与出口连接座相适配的出口插座,所述出口连接座与出口插座插接;且所述出口连接座与出口插座之间至少设有一道密封圈。

11、所述滤芯连接盘上通孔的数量为7,其中一个通孔位于滤芯连接盘的中心位置,其余6个通孔沿滤芯连接盘的中心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内滤芯的数量为7,7个内滤芯与7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12、所述内滤芯与滤芯连接盘热熔焊接。

13、还包括进口连接座,所述进口连接座固定设置在下容腔底部,所述进口连接座下端形成有与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侧壁形成有若干上下导通的进口流通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还设有进口塞头与进口弹簧,所述进口塞头能沿第二安装槽上下滑动,且所述进口弹簧与进口塞头相抵,并驱使进口塞头封堵所述进液口。

14、所述下容腔底部形成有与进口连接座相适配的进口插座,所述进口连接座与出口插座插接,且进口连接座与出口插座热熔焊接。

15、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有排液阀,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

16、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结构相同。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下进上出的流通方式,并将出口连接座、滤芯连接盘、内滤芯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并安装在上壳体的上容腔顶部,流体物料中自然下沉的污染物会堆积在下壳体的下容腔中,确保不会因污染物残留堆积而对内滤芯造成堵塞影响,从而提高内滤芯的使用寿命;2、进、出液口均通过塞头与弹簧的结构实现自动封堵,不仅方便进出管的对接与拆卸,而且更容易增加进、出液口的口径,满足大流量流通要求;3、设置多个内滤芯实现共同过滤,满足大流量过滤要求;4、出口连接座、滤芯连接盘、内滤芯三者结构布局合理,生产组装方便,且易于观察质检,有利于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把控;5、采用相同结构的上、下壳体,提高零件的通用性,减少模具的设计开发,从而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连接座(3)的下端设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底部形成有与滤芯连接盘(4)连接的环绕凸台(32),所述环绕凸台(32)包围滤芯连接盘(4)上的所有通孔(41),且使得连接板(31)与滤芯连接盘(4)之间设有间隙(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连接座(3)的环绕凸台(32)与滤芯连接盘(4)热熔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形成有与出口连接座(3)相适配的出口插座(23),所述出口连接座(3)与出口插座(23)插接;且所述出口连接座(3)与出口插座(23)之间至少设有一道密封圈(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连接盘(4)上通孔(41)的数量为7,其中一个通孔位于滤芯连接盘的中心位置,其余6个通孔沿滤芯连接盘的中心周向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芯(5)与滤芯连接盘(4)热熔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连接座(6),所述进口连接座(6)固定设置在下容腔(11)底部,所述进口连接座(6)下端形成有与进液口(12)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61),第二安装槽(61)侧壁形成有若干上下导通的进口流通槽(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腔(11)底部形成有与进口连接座(6)相适配的进口插座(13),所述进口连接座(6)与出口插座(23)插接,且进口连接座(6)与出口插座(23)热熔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还设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处设有排液阀(7),所述上壳体(2)上还设有排气口(24),所述排气口(24)处设有排气阀(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结构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连接座(3)的下端设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底部形成有与滤芯连接盘(4)连接的环绕凸台(32),所述环绕凸台(32)包围滤芯连接盘(4)上的所有通孔(41),且使得连接板(31)与滤芯连接盘(4)之间设有间隙(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连接座(3)的环绕凸台(32)与滤芯连接盘(4)热熔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形成有与出口连接座(3)相适配的出口插座(23),所述出口连接座(3)与出口插座(23)插接;且所述出口连接座(3)与出口插座(23)之间至少设有一道密封圈(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囊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连接盘(4)上通孔(41)的数量为7,其中一个通孔位于滤芯连接盘的中心位置,其余6个通孔沿滤芯连接盘的中心周向均匀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凌剑朱茂嘉潘铮斌周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兆博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