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
技术介绍
1、离合器是摩托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连接或断开,从而控制动力的传递。
2、在传统的摩托车离合器设计中,存在以下不足:
3、机油乳化:由于传统的离合器边盖的改装方式是在原有的边盖数据基础上开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窗口,玻璃的导热性远低于金属铝,造成内外温差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在机油的流动下造成机油乳化。
4、过大质量和离心力:由于传统的改装是把改装的旋转盘直接安装在离合器的压盖上增加的离合器的重量,离合器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精密传动部件,增加了重量在高速的旋转下增大了离心力,造成原有离合器的负担,大大增加的离合器的破损和开裂的风险,大大影响骑手的安源。
5、高维护需求:改装的旋转盘是安装在离合器的压盖上,离合器是要密封在发动机内部,从而造成了过大的维护成本。
6、操控精度低:在整个离合器增加了重量的情况下降低了本身的精度造成操作的手感变差,增加了行车的不稳定性和损害的概率。
7、密封性能差:长期使用后密封处受损,机油会渗出离合器,机油乳化之后清理困难,影响美观的同时也增加了骑行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离合片及摩擦片会受损严重和密封性能会持续降低,机油严重乳化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
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的外侧轴心处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盘。
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的外表面通过密封盖进行遮盖。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力联轴器和第二磁力联轴器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挡片。
6、作为优选,所述离合器驱动轴靠近离合推杆的底端处安装有分离轴承,所述分离轴承的内圈与离合器驱动轴连接,所述分离轴承的外圈与离合推杆的底端接触。
7、作为优选,所述离合推杆的底端安装有u形推块,所述离合器驱动轴的一端穿过u形推块的缺口处,所述u形推块的宽度大于离合器驱动轴的截面直径,所述离合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与边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离合推杆通过手动转动带动u形推块转动,进而推动分离轴承运动。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的外侧转轴与密封盖的中心处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的内侧边缘抵接在不锈钢挡片的外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该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中,通过无接触传动减少磨损,由于没有直接的机械接触,磁力联轴器消除了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12、2、该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中,由于没有磨损部件,磁力联轴器通常需要较少的维护,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维护频率,磁力联轴器可以实现完全密封的传动系统,防止内部液机油渗漏。 由于将离合器内外彻底隔开杜绝了温差了热传导不均造成的机油乳化。
13、3、该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中,磁力联轴器具有自然的减振和缓冲能力,可以吸收冲击和振动,减少对传动系统的损害,由于磁力联轴器的柔性连接,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减少噪音和振动,提高离合器的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在发生过载时,磁力联轴器会自动脱开,防止过载对传动系统的损坏,从而保护离合器和提高安全性,磁力联轴器在过载解除后能够自动复位,恢复正常运行。
14、4、该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中,磁力联轴器允许一定程度的轴对中误差,简化了安装和对中的要求,提高了安装灵活性,磁力联轴器无须刻意保养,磁力自然损耗率极低,旋转盘最外置等极大大的降低了后续保养维护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包括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磁力联轴器安装在离合器的边盖(9)处,磁力联轴器包括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所述第一磁力联轴器(4)的内侧与离合器驱动轴(1)连接,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侧与旋转盘(8)连接,通过磁力传递动力,实现无接触传动,所述离合器驱动轴(1)通过离合推杆(3)进行驱动,进而带动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实现分离或者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侧轴心处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盘(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表面通过密封盖(7)进行遮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挡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驱动轴(1)靠近离合推杆(3)的底端处安装有分离轴承(2),所述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推杆(3)的底端安装有U形推块(31),所述离合器驱动轴(1)的一端穿过U形推块(31)的缺口处,所述U形推块(31)的宽度大于离合器驱动轴(1)的截面直径,所述离合推杆(3)的底端通过轴承座(32)与边盖(9)的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侧转轴与密封盖(7)的中心处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7)的内侧边缘抵接在不锈钢挡片(5)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包括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磁力联轴器安装在离合器的边盖(9)处,磁力联轴器包括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所述第一磁力联轴器(4)的内侧与离合器驱动轴(1)连接,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侧与旋转盘(8)连接,通过磁力传递动力,实现无接触传动,所述离合器驱动轴(1)通过离合推杆(3)进行驱动,进而带动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实现分离或者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侧轴心处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盘(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联轴器(6)的外表面通过密封盖(7)进行遮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离合边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联轴器(4)和第二磁力联轴器(6)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挡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高升,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景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