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电池装置的设计方案中,在换热板表面设置缓冲支撑板。然而,缓冲支撑板的边缘采用直角结构而存在应力集中问题,导致缓冲支撑板的结构强度不佳。同时,缓冲支撑板的边缘采用直角结构而容易受到撞击,导致缓冲支撑板破损,甚至导致缓冲支撑板脱落,使得换热板暴露于空气中,危及电池装置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缓冲支撑板的结构强度较佳且不易受到撞击的电池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中,包括箱体、电池以及换热结构;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板及缓冲支撑板;所述换热板连接于所述箱体并用于与所述电池换热;所述缓冲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换热板背向所述电池的一侧表面;其中,所述缓冲支撑板背向所述换热板一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
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电池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5、本技术提出的电池装置的换热结构包括换热板及缓冲支撑板。换热板连接于箱体并用于与电池换热。缓冲支撑板设置于换热板背向电池的一侧表面。缓冲支撑板背向换热板一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利用第一倒角结构缓解缓冲支撑板相应部位的应力集中问题,有利于增强缓冲支撑板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倒角结构,使得缓冲支撑板相应部位不易受到撞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具有朝向所述缓冲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基准面,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高度在所述缓冲支撑板的正投影的高度中的占比为0.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为倒圆角结构或者倒斜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板为蜂窝板;其中,所述第一倒角结构是所述蜂窝板经由热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撑板背向所述换热板的一侧表面和侧面,所述封装层对应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位置具有第一随型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随型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形状相匹配并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板朝向所述换热板一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具有朝向所述缓冲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角结构为倒圆角结构或者倒斜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板为蜂窝板;其中,所述第二倒角结构是所述蜂窝板经由热压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具有换热部及连接部,所述换热部的位置与所述电池的位置对应布置而用于与所述电池换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缓冲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换热部背向所述电池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缓冲支撑板未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其中,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撑板背向所述换热板的一侧表面和侧面,还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电池的一侧表面,所述封装层对应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和第二倒角结构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随型弯折结构和第二随型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随型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形状相匹配并相贴合,所述第二随型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倒角结构的形状相匹配并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具有朝向所述缓冲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基准面,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高度在所述缓冲支撑板的正投影的高度中的占比为0.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为倒圆角结构或者倒斜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板为蜂窝板;其中,所述第一倒角结构是所述蜂窝板经由热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撑板背向所述换热板的一侧表面和侧面,所述封装层对应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位置具有第一随型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随型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形状相匹配并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板朝向所述换热板一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具有朝向所述缓冲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基准面,在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芳,王振清,凌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新能源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