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221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37
本技术公开了热回收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储液容器、室外侧换热器、空调侧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热回收换热器包括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储液容器包括进液管、第一双向管和第二双向管。室外侧换热器包括第一、第二冷媒端口。空调侧换热器包括第三、第四冷媒端口。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冷媒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液管相连接,并且冷媒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媒端口和/或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第二冷媒端口通过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一双向管相连接,第四冷媒端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第二双向管相连接。第一冷媒端口和/或第三冷媒端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接。本技术降低了系统回路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源热泵因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危机,受到越来越多制造商和用户的青睐。传统的三联供空气源热泵系统为部分热回收或全热回收,在应用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系统回路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单向阀、截止阀等阀门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相关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热回收热泵系统。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热回收热泵系统,包括:

3、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冷媒;

4、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包括冷媒入口和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通的冷媒出口;

5、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包括进液管、第一双向管和第二双向管;

6、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端口和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相连通的第二冷媒端口;

7、空调侧换热器,所述空调侧换热器包括第三冷媒端口和与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通的第四冷媒端口;

8、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

9、其中,所述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冷媒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并且所述冷媒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和/或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

10、所述第二冷媒端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冷媒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双向管相连接;

11、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和/或所述第三冷媒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一双向管和所述第二双向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14、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

15、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冷媒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和/或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双向管相连接;

17、其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通过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双向管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相连通时,所述冷媒从所述压缩机出来后经过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口、所述进液管、所述第二双向管、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四冷媒端口和所述第三冷媒端口形成制冷的冷媒回路,同时所述冷媒的全部热量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中进行换热;

18、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相连通时,所述冷媒从所述压缩机出来后经过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冷媒端口、所述第二冷媒端口、所述第一双向管、所述第二双向管、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四冷媒端口和所述第三冷媒端口形成制冷的冷媒回路,同时所述冷媒的至少部分热量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中进行换热。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三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通时,所述冷媒从所述压缩机出来后经过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三冷媒端口、所述第四冷媒端口、所述第二双向管、所述第一双向管、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冷媒端口和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形成制热的冷媒回路,同时所述冷媒的至少部分热量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中进行换热;

20、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通过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一双向管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相连通时,所述冷媒从所述压缩机出来后经过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口、所述进液管、所述第一双向管、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冷媒端口和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形成纯热水的冷媒回路,同时所述冷媒的至少部分热量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中进行换热。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22、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冷媒端口还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双向管;以及

23、第二单向阀,所述第四冷媒端口还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双向管。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25、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四阀口、第五阀口和第六阀口;

26、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接;所述第六阀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和/或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

27、其中,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五阀口相连通时,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通;

28、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六阀口相连通时,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或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通。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30、第三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包括第七阀口、第八阀口、第九阀口和第十阀口;

31、所述第七阀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阀口相连接;所述第八阀口与所述第一冷媒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九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十阀口与所述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

32、其中,所述第七阀口与所述第八阀口相连通时,所述第一冷媒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阀口相连通;

33、所述第七阀口与所述第十阀口相连通时,所述第三冷媒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阀口相连通;

34、所述第八阀口与所述第九阀口相连通时,所述第一冷媒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

35、所述第十阀口与所述第九阀口相连通时,所述第三冷媒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三通阀,所述第三换向阀为四通阀。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水入口和与所述第一水入口连通的第一水出口;

38、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39、生活用水箱,所述生活用水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入口和所述第一水出口相连接。

40、通过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储液容器设置三个管(所述进液管、所述第一双向管和所述第二双向管),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可以直接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从而降低了系统回路的复杂性,不用再额外设置单向阀、截止阀等阀门开关。

42、并且,所述储液容器的第一双向管和第二双向管分别连接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空调侧换热器,可以实现双向流动,从而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一双向管和所述第二双向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双向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三通阀,所述第三换向阀为四通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水入口和与所述第一水入口连通的第一水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一双向管和所述第二双向管通入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热泵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双向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冷媒端口还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双向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吴诗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