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尤其涉及一种均匀激光光源。
技术介绍
1、激光光源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光亮度高、寿命长且体积小等优势,在工农业、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激光光束质量是激光光源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激光光源的应用效果,例如分析激光测距和激光测高的精度,激光光束质量对测距回波的影响明显,因而测距光束质量检测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2、影响光束质量的因素较多,以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 laser)为例,在较大驱动电流下工作,vcsel所输出的光斑呈现中心暗边缘亮的圆环分布。作为激光光源,这种圆环形态的光强分布在多数应用场景下是不适宜的,需要增加优质的光学元件或光学器件调整光束的光强分布,以得到光强均匀分布的圆形光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匀激光,用以/用于得到光强均匀分布的圆形光斑。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均匀激光,包括:
3、激光芯片,用于发出初始光束;
4、准直组件,用于处理所述初始光束获得准直光束;
5、匀化组件,包括第一吸收单元和反射单元,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用于吸收所述准直光束中间圆形区域的光,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将所述准直光束中除所述圆形区域之外的环形区域的光,引导至沿着所述圆形区域在所述准直光束出射方向的延伸区域中,形成均匀激光,所述准直光束的所述环形区域中光强分布均匀。
6、在一些具体
7、所述环形区域的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且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用于将所述环形区域的光反射至沿着所述圆形区域在所述准直光束出射方向的延伸区域中,形成所述均匀激光。
8、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底面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直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具有相同的母线倾角,所述环形区域包括具有相同圆心的内环区域以及外环区域,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光轴、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对称轴、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对称轴以及所述准直光束的光轴重合;
9、所述外环区域的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外环区域的光反射至沿着所述圆形区域在所述准直光束出射方向的延伸区域中,所述延伸区域中的光以及所述内环区域的光形成所述均匀激光。
10、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匀化组件还包括第二吸收单元,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外表面用于吸收杂散光;
11、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顶面直径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底面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底面圆贴合,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面为与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底面直径相同的圆形,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底面贴合。
12、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吸收单元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侧面涂有黑色涂料,所述黑色涂料用于吸收目标波段的光,所述目标波段为所述初始光束所处的波段。
13、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贴合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14、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准直光束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度大于对应的全反射角,入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具有大于对应的全反射角的入射角度。
15、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芯片电气连接于基板上;
16、所述均匀激光光源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基板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贴合,所述准直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镜沿着所述准直光束的出射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17、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
18、所述准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架贴合;
19、所述准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20、在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准直组件为通过注塑工艺或挖孔工艺一体成型制造。
2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现有技术中vcsel所发出的光斑,呈现为较暗的一个圆形区域,以及与前述圆形区域共圆心的较亮的一个环形区域,并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光斑各处的光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前述环形区域中的光束是分布均匀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了几何光学的原理,选择反射单元将准直光束中环形区域的光引导至沿着圆形区域在准直光束出射方向的延伸区域中,并且选择第一吸收单元将准直光束中间圆形区域的光吸收,实现了光束的吸收和重组,并使得最终获得的均匀激光中各处光强分布均匀。本申请实施例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均匀激光,可应用于点激光光源和面激光光源等各种形态的激光光源上。且本申请均匀激光的结构紧凑、匀化原理简单,在物料成本和生产效率上都具有很大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台曲面,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具有相同的母线倾角,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光轴、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对称轴、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对称轴以及所述准直光束的光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台曲面,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具有相同的母线倾角,所述环形区域包括具有相同圆心的内环区域以及外环区域,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光轴、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对称轴、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对称轴以及所述准直光束的光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化组件还包括第二吸收单元,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外表面用于吸收杂散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光束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度大于对应的全反射角,入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具有大于对应的全反射角的入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芯片电气连接于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准直组件为通过注塑工艺或挖孔工艺一体成型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台曲面,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具有相同的母线倾角,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光轴、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对称轴、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对称轴以及所述准直光束的光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台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台曲面,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具有相同的母线倾角,所述环形区域包括具有相同圆心的内环区域以及外环区域,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的光轴、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对称轴、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对称轴以及所述准直光束的光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化组件还包括第二吸收单元,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符照森,高香菲,安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