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具用的加热制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及载具。
技术介绍
1、很多载具,如摩托车等乘坐环境暴露在外部的载具,在使用时经常会面临座椅冬冷夏热的问题,在多轮载具如汽车等工具中,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2、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很多都是在坐垫、靠垫等部位增加制冷或制热,或通过在坐垫开孔进行传热或传递冷气,这样会使得驾乘人员具有明显的异物感,舒适度较低,且如采用气管等传热或传递冷气,也容易被压扁,影响功能使用;同时,传统的解决方案达到预设的温度或保持恒温,速度很慢,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及载具。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恒温机构和泵,其中,
4、所述泵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恒温机构的循环机构的连接有第二管道;
5、所述循环机构还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泵;
6、所述恒温机构包括制冷片。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恒温机构的外边侧安装有隔热片,其中,
8、所述恒温机构底部安装于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扇;
9、所述恒温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隔热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在终端通过控温管道相连通,其中,
11、所述控温管道
12、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均连接于恒温片,其中,
13、所述恒温片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14、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15、优选地,所述恒温片上具有导槽,其中,
16、所述导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17、优选地,所述恒温片上还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上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二垫片。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恒温片和所述第一垫片为包括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结构。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载具,具有前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冷热输出,切换电极即可进行制冷制热,由泵通过循环机构调节温度,也可以实现恒温,可以应用于载具,可以更快的实现制冷制热;同时,由于不在载具上进行开孔,提高了载具的防水性和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恒温机构(8)和泵(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机构(8)的外边侧安装有隔热片(81),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与所述第二管道(2)在终端通过控温管道(22)相连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和所述第二管道(2)均连接于恒温片(9),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片(9)上具有导槽(93),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片(9)上还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一垫片(94),所述第一垫片(94)上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二垫片(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片(9)和所述第一垫片(94)为包括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结构;
8.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恒温机构(8)和泵(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机构(8)的外边侧安装有隔热片(81),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与所述第二管道(2)在终端通过控温管道(22)相连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载具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和所述第二管道(2)均连接于恒温片(9),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兵,谢星,文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竞帆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