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及载具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及载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090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及载具,包括第一容器,其中,第一容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辅助部;第一容器,其可连接动力机构的第十一辅助部,并与动力机构连通;动力机构还具有第十二辅助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容器或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组合,在其内存有液体,由于热交换系统安装于载具内部,其环境温度与坐垫的表面有较大温度差,经由动力机构或加热制冷装置的泵送,液体在皮套下设置的换能片与容器之间流转,实现了对于坐垫温度的调整,有效的降低了能耗;相应的,由于在加热制冷装置之外设置了本热交换系统,实现了更快的温度调整,更好的适应了极端环境,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载具,如摩托车、电瓶车、沙滩车等载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具用热交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及载具


技术介绍

1、很多载具,如摩托车等乘坐环境暴露在外部的载具,在使用时经常会面临座椅冬冷夏热的问题,在多轮载具如汽车等工具中,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2、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很多都是在坐垫、靠垫等部位增加制冷或制热,或通过在坐垫开孔进行传热或传递冷气,这样会使得驾乘人员具有明显的异物感,舒适度较低,且如果在温度较为极端的环境下(如阳光照射下座垫表皮温度可以达到80度,乘坐时表面温度超过50度会出现烫伤等情况),单纯依靠外部设备辅助进行升温或降温功耗太大,成本很高,而且速度也很慢,无法实现更快的达到舒适的温度;相应的,在一些载具中,其本身缺少进行降温或升温的外部辅助设备,无法实现有效的热交换,进而实现对载具坐垫的升温、降温或者恒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及载具,解决了依赖外部设备功耗高、调节慢等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包括第一容器,其中,

4、所述第一容器具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辅助部;

5、所述第一容器,其可连接动力机构的第十一辅助部,并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

6、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还具有第十二辅助部,其中,

7、所述第一辅助部和所述第十二辅助部通过控温管道或恒温片连通。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器不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

9、所述第一容器,其通过第二辅助部连通于加热制冷装置,其中,

10、其第一辅助部通过第五辅助部连通于控温管道或恒温片;

11、还具有第三辅助部,其中,

12、所述第三辅助部一端连通于加热制冷装置,另一端经由第六辅助部和第四辅助部连通于控温管道或恒温片。

13、优选地,所述第三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辅助部通过第六辅助部连通。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器不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

15、还包括第二容器,其中,第一辅助部连通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

16、加热制冷装置通过第三辅助部连通于控温管道或恒温片,其中,所述第二容器通过第九辅助部连通于控温管道或恒温片;

17、所述第二容器还通过第十辅助部连通至第八辅助部。

18、优选的,所述第八辅助部,其通过第二辅助部连通于所述第一容器,通过第七辅助部连通所述加热制冷装置。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部、所述第二辅助部、所述第三辅助部、所述第四辅助部、所述第五辅助部、所述第七辅助部、所述第九辅助部和所述第十辅助部包括连接管;

20、所述第六辅助部和所述第八辅助部包括电磁阀。

21、优选地,加热制冷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恒温机构和泵,其中,

22、所述泵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恒温机构的循环机构的连接有第二管道;

23、所述循环机构还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泵;

24、所述恒温机构包括制冷片;

25、所述恒温机构的外边侧安装有隔热片,其中,

26、所述恒温机构底部安装于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扇;

27、所述恒温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隔热部;

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恒温片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29、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30、所述恒温片上具有导槽,其中,

31、所述导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2、所述恒温片上还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上覆有至少一层的第二垫片;

33、所述恒温片和所述第一垫片为包括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结构;

34、所述第二垫片包括铝箔制成的结构。

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载具,具有前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容器或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组合,在其内存有液体,由于热交换系统安装于载具内部,其环境温度与坐垫的表面有较大温度差,经由动力机构或加热制冷装置的泵送,液体在皮套下设置的换能片与容器之间流转,实现了对于坐垫温度的调整,有效的降低了能耗;相应的,由于在加热制冷装置之外设置了本热交换系统,实现了更快的温度调整,更好的适应了极端环境,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载具,如摩托车、电瓶车、沙滩车等载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00)还具有第十二辅助部(30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00)不与所述动力机构(3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部(103)与所述第一辅助部(101)通过第六辅助部(10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00)不与所述动力机构(30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辅助部(108),其通过第二辅助部(102)连通于所述第一容器(100),通过第七辅助部(107)连通所述加热制冷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部(101)、所述第二辅助部(102)、所述第三辅助部(103)、所述第四辅助部(104)、所述第五辅助部(105)、所述第七辅助部(107)、所述第九辅助部(209)和所述第十辅助部(210)包括连接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加热制冷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恒温机构(8)和泵(3),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片(9)具有第一通孔(91)和第二通孔(92);

10.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00)还具有第十二辅助部(30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00)不与所述动力机构(3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部(103)与所述第一辅助部(101)通过第六辅助部(10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00)不与所述动力机构(30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具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辅助部(108),其通过第二辅助部(102)连通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兵谢星文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竞帆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