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安表,具体涉及一种微安表、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现场中针对220kv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仍是采用拆除高压引线的常规试验方法。220kv避雷器设备高度较高,高压引线粗,每次预试拆线都需要用升高车或大型扶梯。这种试验方法有以下缺点:工作量较大,耗时长;反复拆装引线,易造成引线损伤和螺丝接触不良等隐患;工作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因此目前采用双表法对多节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改进方法为两节及以上串联结构避雷器可采用不拆高压引线试验,典型接线图中直流高压输出端串接微安表,低压端直接接微安表或串接限流电阻后接微安表接地。为实现上下节避雷器的直流1ma电压及0.75u1ma的同时测量,需要实现测试过程中电压电流信号的精准采样。
2、目前国内使用的微安表都是独立一路取样,一个微安表测一路电流,且不能将两个微安表电流数据送到同一个控制箱中进行计算与控制,因此试验中普遍采用人工读数、计算。人工读数会带来以下问题:至少需要3人读数,工作效率较低,且由于是多人读数,同时性会带来偏差;在避雷器电流拐点,电流对电压变化反应灵敏度过高,增加了人工调节难度,同时也会带来误差;由于调节难度高,1ma的工作耗费时间比较长,而此时直流高压发生器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相对于容量)状态,过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对试验设备的损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安表、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及方法,以解决在避雷器泄漏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安表,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转换器模块和接入模块,其中,
3、第一电流取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数字电位器,第二电流取样模块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数字电位器;
4、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数字电位器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数字电位器的一端连接;
5、转换器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和单片机,模数转换器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和第二差分输入端,第一数字电位器的另一端、第二数字电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差分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差分输入端连接;
6、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一端连接,单片机和另一端与接入模块连接。
7、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阻与第一数字电位器串联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数字电位器串联连接。
8、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差分输入端为正输入端,第二差分输入端为负输入端。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直流高压发生模块、多个避雷器和微安表,其中,
10、微安表为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微安表;
11、控制模块与直流高压发生模块的连接,直流高压发生模块与微安表中的单片机连接;
12、多个避雷器包括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直流高压发生模块连接;
13、直流高压发生模块与微安表连接。
14、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避雷器的负端接地,第二避雷器的负端与微安表的第一电阻和第二数字电位器串联连接后接地。
15、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直流高压发生模块与微安表连接,包括:
16、控制模块与直流高压发生模块通过无线蓝牙进行连接,用于与直流高压发生模块进行通信。
17、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通过光纤与微安表中的单片机进行通信连接。
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方法,方法包括通过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实现,包括:
19、基于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直流高压发生模块输出直流高压;
20、采集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中得到的电流,得到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得到第三电流;
21、将第三电流、第二电流和第一电流发送至控制箱,以使控制箱根据第三电流、第二电流和第一电流更新控制策略,根据更新后的控制策略对直流高压发送模块进行控制。
22、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直流高压发生模块输出直流高压,包括:
23、将阻值调整信息发送至单片机,以使单片机对第一采样点或第二采样点中的数字电位器的阻值进行调整。
24、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得到第三电流,包括:
25、基于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差值,得到第三电流,其中,第三电流的表达式为:
26、x=i x-i 1
27、式中,x表示第三电流,i x表示第一电流,i 1表示第二电流。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安表,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转换器模块和接入模块,其中,第一电流取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数字电位器,第二电流取样模块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数字电位器;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数字电位器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数字电位器的一端连接;转换器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和单片机,模数转换器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和第二差分输入端,第一数字电位器的另一端、第二数字电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差分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差分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一端连接,单片机和另一端与接入模块连接。通过设计双通道取样,可以将两路试验电流数据传送至控制箱,进行试验的测量控制,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安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转换器模块和接入模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安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安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为正输入端,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为负输入端。
4.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直流高压发生模块、多个避雷器和微安表,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高压发生模块与所述微安表连接,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权利要求3-6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实现,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直流高压发生模块输出直流高压,包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安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转换器模块和接入模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安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安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为正输入端,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为负输入端。
4.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直流高压发生模块、多个避雷器和微安表,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波,黄旭亮,吴靖,周雷,汤明,沈伟,姜竞,戴世强,谢佳烨,史宇超,沈正阳,邱治淳,孙琳,杨中彪,王建强,马涛,纪扬,李以然,吴文联,郑皓元,毛川,陈俊尧,郑凯,戴世刚,刘伟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