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通信,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有源天线单元。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情形下,可通过连接器耦合连接于信号发送件和信号接收件之间,以使得信号可从信号发送件经由连接器传递至信号接收件。连接器的外导体和信号接收件在相接触的边缘通常进行点胶连接,以形成点胶环,而便于经由点胶环提供信号屏蔽效用、减少信号泄漏。然而,为形成点胶环,外导体和信号接收件之间需设置一圈的、较多的连接点位,导致点胶工序繁多、复杂,致使连接器与信号接收件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解决连接器与信号接收件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4、内导体,用于耦合连接于信号发送件和信号接收件之间;
5、外导体,套设于所述内导体的外周,所述外导体包括外筒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屏蔽环,所述外筒体远离所述屏蔽环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送件连接固定,所述屏蔽环可受力变形并弹性抵压所述信号接收件。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环与所述外筒体一体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环于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截断槽。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断槽从所述屏蔽环远离所述外筒体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屏蔽环靠近所述外筒体的端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环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间隔设置并容性耦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一端的耦合部;
12、沿所述内导体的轴向,所述耦合部的投影覆盖所述主体部的投影。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弹性抵接并感性耦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包括底座、弹性件和连接针,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送件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并弹性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接针之间,所述连接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针的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信号接收件。
1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源天线单元,包括信号发送件、信号接收件,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件朝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设有信号接收盘,所述信号接收盘与所述连接器对应设置,所述屏蔽环弹性抵压于所述信号接收盘,所述内导体耦合连接于所述信号接收盘。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盘包括信号耦合部,以及环绕于所述信号耦合部外周的信号屏蔽部,所述屏蔽环弹性抵压于所述信号屏蔽部,所述内导体耦合连接于所述信号耦合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连接器的轴向,所述信号接收盘的投影覆盖所述连接器的投影。
19、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可经由内导体耦合连接于信号发送件和信号接收件之间,以实现将信号、能量从信号发送件传输至信号接收件;还可经由套设于内导体外周的外导体,在内导体传输信号、能量的过程中,发挥信号屏蔽效用,以防止信号泄漏,并阻挡外部信号对内导体造成干扰。尤其,该连接器的外导体可通过连接于外筒体一端的屏蔽环,直接弹性抵压信号接收件,以快速、可靠地紧密抵紧信号接收件,而实现在外导体和信号接收件之间发挥可靠、有效的信号屏蔽效用,实现可靠地防止信号从外导体和信号接收件之间发生泄漏。由此,可简化、优化该连接器的结构,可简化该连接器与信号接收件之间的组装工序,可提高该连接器与信号接收件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可优化该连接器的外导体与信号接收件之间基于屏蔽环的信号屏蔽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与所述外筒体一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于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截断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槽从所述屏蔽环远离所述外筒体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屏蔽环靠近所述外筒体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并沿远离所述外筒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环部远离所述外筒体的一端,且沿所述第一环部的周向向外凸设形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间隔设置并容性耦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一端的耦合部;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弹性抵接并感性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包括底座、弹性件和连接针,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送件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并弹性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接针之间,所述连接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针的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信号接收件。
10.一种有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送件、信号接收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件朝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设有信号接收盘,所述信号接收盘与所述连接器对应设置,所述屏蔽环弹性抵压于所述信号接收盘,所述内导体耦合连接于所述信号接收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盘包括信号耦合部,以及环绕于所述信号耦合部外周的信号屏蔽部,所述屏蔽环弹性抵压于所述信号屏蔽部,所述内导体耦合连接于所述信号耦合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器的轴向,所述信号接收盘的投影覆盖所述连接器的投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与所述外筒体一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于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截断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槽从所述屏蔽环远离所述外筒体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屏蔽环靠近所述外筒体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并沿远离所述外筒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环部远离所述外筒体的一端,且沿所述第一环部的周向向外凸设形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间隔设置并容性耦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一端的耦合部;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靠近所述信号接收件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件弹性抵接并感性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星华,温世议,
申请(专利权)人: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