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3841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59
本申请涉及了液冷散热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浸没腔;浸没腔外部设置有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位于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以使得两者不相互干扰;所述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器和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路串联,且循环管路一端连接浸没腔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浸没腔的出口,所述循环管路靠近浸没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阀或电磁阀,工作时仅有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且两套系统切换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套散热循环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当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因为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导致其散热效率低时更换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如此可以改善因环境升温导致的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液冷散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但在面对高性能计算、游戏娱乐以及数据中心等高强度应用场景时,其散热效率与稳定性便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液冷散热技术应运而生,以其卓越的散热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了未来科技领域散热的新宠。

2、液冷散热是利用液体作为热传导介质,通过液体的流动将热量从热源带走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液冷散热具有更高的热传导效率和更大的热容量,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硬件温度,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具体来说,液冷散热系统通常由冷却液、冷却管道、散热器以及水泵等部件组成。冷却液在水泵的驱动下,通过冷却管道流经热源(如cpu、gpu等),吸收并带走热量,随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3、液冷散热的优势如下:

4、1. 高效散热:液冷散热的热传导效率远高于空气,能够迅速将热量从热源带走,有效降低硬件温度。据实验数据显示,在同等条件下,液冷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可比传统风冷散热系统高出30%以上。

5、2.低噪音:由于液冷散热系统无需依赖风扇进行散热,因此其运行噪音远低于传统风冷散热系统。这对于追求极致静音体验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6、3. 延长硬件寿命:高温是电子设备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冷散热系统通过有效降低硬件温度,能够显著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过热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和故障率。

7、4. 适应性强:液冷散热系统不仅适用于个人电脑和游戏主机等消费级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等高端领域。其强大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各种高强度应用场景的需求。

8、近年来,随着液冷散热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其应用于自家产品中。例如,在高端游戏笔记本领域,一些知名品牌已经推出了搭载液冷散热系统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拥有出色的散热性能,还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更低的噪音和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在数据中心领域,液冷散热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采用液冷散热系统,数据中心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散热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液冷系统主要由管路、循环泵和换热器(散热器)作为基础元件,其中换热器的作用是将吸收热量后的高温冷却液中的热量带走,并传递到空气中,这种方式导致换热器附近的工作环境变热,从而影响热传递效率,虽然目前换热器一般配置有风扇,用于辅助将工作环境中的热量带走,但一方面风扇的工作本身也会产生热量,另一方面其长时间工作后环境温度还是会上升,风扇的作用只是延缓环境温度的上升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因环境升温导致的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浸没腔;所述浸没腔外部设置有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位于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以使得两者不相互干扰;所述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器和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路串联,且循环管路一端连接浸没腔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浸没腔的出口,所述循环管路靠近浸没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阀或电磁阀,工作时仅有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且两套系统切换工作。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套散热循环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一般可以设置在浸没腔两端,浸没腔外壁一般采用隔热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以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热量传递至浸没腔,再通过浸没腔传递至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当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因为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导致其散热效率低时更换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这里说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是因为换热器向空气散热导致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

5、可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管、盘管、翅片盘管、冷凝器的至少其中一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片管主要是在普通管子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加装上翅片,以增加管子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进而增大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翅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螺旋形、直条形、波纹形等,翅片管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钛合金等,以提高翅片管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盘管由一系列弯曲成螺旋状或蛇形的管道组成。这种设计不仅紧凑高效,还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流体与管道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盘管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螺旋式盘管、u型盘管、波纹管式盘管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螺旋式盘管具有更好的耐压性能和热交换效率,而u型盘管则更便于安装和维护。翅片盘管是在盘管基础上加装翅片,散热效果比单纯的翅片管和盘管好。

7、可选的,所述散热循环系统还包括风扇,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换热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散热效果,使得冷却液散热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可以延缓工作环境的升温速度。

9、可选的,所述浸没腔上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维护时,可以通过打开控制阀将冷却液从排空管排出,排空管可以外接收集箱。

11、可选的,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换热器周围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切换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换热器周围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当超过设定值后切换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这种方式更智能化,不用人工切换。

13、可选的,所述浸没腔外壁上固定隔热板,隔热板位于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的设置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两套散热循环系统相互干扰。

15、可选的,所述浸没腔为隔热结构,两套散热循环系统分别位于浸没腔的两端。

16、可选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浸没腔外部设置有散热循环系统,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其中循环泵的一端与浸没腔连通,另一端与循环管路的一端密封转动连接,循环的另一端与浸没腔密封转动连接,换热器安装在循环管路上能够随循环管路一起转动,所述浸没腔外安装有驱动循环管路的转动的驱动装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循环管路和换热器一起转动,可以将循环系统从一个工作环境换到另一个工作环境中,如此当前一个工作环境温度超过设定值后,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更换至新的工作环境。

18、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循环管路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浸没腔外的电机、与电动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传动方式比较简单,且通过调整齿轮齿数比来获得更大的扭矩来带动循环管路和换热器一起转动。

20、可选的,所述散热器为翅片管。转动的方式更适合翅片管,其重量小,比较适合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浸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外部设置有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位于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以使得两者不相互干扰;所述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器和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路串联,且循环管路一端连接浸没腔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浸没腔的出口,所述循环管路靠近浸没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阀或电磁阀,工作时仅有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且两套系统切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管、盘管、翅片盘管、冷凝器的至少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循环系统还包括风扇,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上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换热器周围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切换另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浸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外壁上固定隔热板,隔热板位于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为隔热结构,两套散热循环系统分别位于浸没腔的两端。

8.一种液冷散热系统,浸没腔外部设置有散热循环系统,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其中循环泵的一端与浸没腔连通,另一端与循环管路的一端密封转动连接,循环的另一端与浸没腔密封转动连接,换热器安装在循环管路上能够随循环管路一起转动,所述浸没腔外安装有驱动循环管路的转动的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循环管路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浸没腔外的电机、与电动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翅片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浸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外部设置有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两套散热循环系统位于两个相对远离的位置以使得两者不相互干扰;所述散热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器和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路串联,且循环管路一端连接浸没腔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浸没腔的出口,所述循环管路靠近浸没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阀或电磁阀,工作时仅有其中一套散热循环系统工作且两套系统切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管、盘管、翅片盘管、冷凝器的至少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循环系统还包括风扇,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腔上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换热器周围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晨林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