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石磨选,尤其涉及一种给矿装置及层筛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铁矿磨选工艺中,叠层筛是重要的生产设备,用于湿式筛分作业,把铁矿颗粒分级。叠层筛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筛网磨损不均、筛孔易堵塞、给矿装置磨损快、筛上产品中细粒级颗粒占比高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叠层筛的给矿装置不能把矿浆均匀的给到筛网上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给矿装置及层筛设备,解决了现有叠层筛设备中,由于给矿装置的结构缺陷,使矿浆不能均匀地分配到筛网上,进而导致的筛网磨损不均、筛孔易堵塞、给矿装置磨损快、筛上产品中细粒级颗粒占比高等问题。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矿装置,该给矿装置包括:
3、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通过矿浆;
4、位于第一盖板一侧的底框,底框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通过流入底框的矿浆,以使矿浆流入层筛装置的筛网上;其中,
5、出料口与第一开口在底框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框还具有缓冲部和导流部,缓冲部、导流部和出料口依次连接,且缓冲部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部包括底板和分别与底板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缓冲部通过第一侧板与导流部的底板连接;
8、其中,缓冲部的底板距离第一开口的距离为l1,导流部连接缓冲部的一端距离第一开口的距离为l2,导流部的底板连接出料口的一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导流部的底板上的若干导流条。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矿装置还包括:第一防溅帘和第二防溅帘;
11、出料口包括与导流部连接的第一侧板和与第一侧板对应设置的第二侧板,第一防溅帘设置在第一侧板上,第二防溅帘设置在第二侧板上。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矿装置还包括:
13、连接在第二侧板上的第一支架和连接在第四侧板上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用于连接层筛装置。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盖板面向底框的一侧铺满陶瓷内衬;底框的内壁上铺满陶瓷内衬。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矿装置还包括:
16、第二盖板;
17、第一盖板上还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盖板与第二开口相对设置,且与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矿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开口上的法兰盘。
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层筛设备,该层筛设备包括:层筛装置和与层筛装置连接的如上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给矿装置。
20、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给矿装置及层筛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给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和位于第一盖板一侧的底框。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通过矿浆;底框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将矿浆流入层筛装置的筛网上;出料口与第一开口在底框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给矿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一开口在给矿装置的底框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因此,矿浆自高处通过给矿装置第一盖板上的第一开口流入给矿装置的底框后,并不是直接落入筛网,而是通过底框缓冲后,再经过出料口落入筛网中,由此避免了矿浆经给矿装置直接落入筛网中,降低了对筛网的冲击,改善了矿浆对筛网筛孔的堵塞情况,降低了筛网的磨损,减少了对筛网的消耗,提高了筛网的层筛效率,提高了给矿装置、筛网以及层筛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还具有缓冲部和导流部,所述缓冲部、所述导流部和所述出料口依次连接,且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底板和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缓冲部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与导流部的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面向所述底框的一侧铺满陶瓷内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层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层筛装置和与所述层筛装置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给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还具有缓冲部和导流部,所述缓冲部、所述导流部和所述出料口依次连接,且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底板和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缓冲部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与导流部的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字胜江,何云,李学文,彭荣,董奇武,刘汉杰,王月萍,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