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789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尤指一种碳纤维与螺帽一体固结的结构而言,其以碳纤维材料直接贴设螺帽,使该处形成一埋孔,该螺帽沿轴向具有一沉孔状的螺孔,其外周另设有与碳纤维元件彼此啮固的限制部,在碳纤维元件一体埋设螺帽的外端缘,则一体径向颈缩的形成有一靠抵于螺帽外端的环抵肩,而该螺帽外周径向凹设有挡止部,使碳纤维元件相对形成插入部对合嵌固于该挡止部中,藉碳纤维元件环抵肩及插入部与螺帽限制部、挡止部的互抵限制及挡止,使螺帽能稳固结合于碳纤维元件中,有效的承受螺栓锁接碳纤维元件的轴向锁紧应力,并藉螺帽沉孔状的螺孔设置,使螺帽无脱出碳纤维元件及损坏连结件之虞。(*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 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尤指将螺帽一体与碳纤 维元件结合的技术,令螺帽的锁结可定位稳实。
技术介绍
一般两元件的组接,大都是采用螺锁的方式,其主要在两元件设 置连通的贯穿孔,令螺栓插入该贯穿孔,使螺栓的螺头挡止于一元件 外面,而另一元件的外面则设有可供螺栓锁入的螺帽,藉由锁紧应力 的产生,使两元件被螺头及螺帽所夹制固定,惟该等实施方式,其于 碳纤维元件中则需埋入一螺帽,而该螺帽在于螺锁过程中则容易有自 转打滑的问题,以及发生过度压迫连结件造成损坏,惟其仍不失为一种最简便实施的结构;而现今碳纤维元件的组接是采用以下的方式请参阅图l、 2、 3 所示,碳纤维竖管1 Q欲锁接于车把手2Q时,该竖管10成型出 一埋孔l 1, 以供金属螺帽12—体组设,使该螺帽12能供螺栓13螺合,用以将竖管 10及其管盖100对合的夹固于车把手20,达成将竖管10与车把手20组 接的目的。惟此结构却有以下的缺失存在,请再参阅图3,螺帽12外周仅 以多边形的限制部121与竖管10在一体贴设成形时所产生的埋孔11 , 在强制挤入后所产生的相对应限位,用以阻止螺帽12因岸义受螺栓13 转动力所发生的锁紧应力,该螺帽的多边形限制部与埋孔的抵靠,却 常因锁紧应力过大,而使埋孔的碳纤维壁再度受挤压与削磨,而形成相对圓孔状,而无法有效限制螺帽的自转打滑现象;另,螺帽12内的螺孔在承受螺栓13的锁紧应力时,往往发生过 度施力,而使螺栓13发生螺穿螺帽12的现象,造成结合件车把手 20受管盖10G的过度挤压,而使车把手20结合处发生变形,以致影 响车把手20的使用质量,而须重新置换车把手20,因此,此种碳纤 维与螺帽固定的技术,诚有加以改进的必要。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习用碳纤维设置螺帽12的结合结构会有易损坏 及破坏结合件的缺点,乃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创作出一种碳纤维 螺帽固定结构,以彻底有效解决习用结构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通过 螺帽一体与碳纤维元件结合的技术,使螺帽和碳纤维元件可稳固接合,并可承受较高的轴向锁紧应力,令螺帽锁结定位稳固。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其于碳纤维元件成型时直接固结金属 制的螺帽,使固结处相对形成一埋孔,而该螺帽沿轴向具有一连通至 碳纤维元件外的螺孔;该螺帽外周设有供埋孔对应彼此啮固的限制 部;碳纤维元件于埋孔外端缘径向颈缩形成有一靠抵于螺帽外端的环 抵肩,且螺帽外周径向凹设有挡止部,而碳纤维元件则以插入部对合 嵌固于该挡止部中。该螺帽的螺孔内端为未贯穿。该螺帽的螺孔为两端贯穿。该螺帽外周的限制部呈链齿状,该^l齿状限制部与埋孔周壁呈对 应4皮此啮固。该螺帽外周的限制部呈尖齿状,该尖齿状限制部与埋孔周壁呈对 应^皮此啮固。该螺帽外周的限制部呈方齿状,该方齿状限制部与埋孔周壁呈对 应^皮此啮固。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是在碳纤维元件成型时一体固 结螺帽,特别是在碳纤维元件一体埋设螺帽的外端缘,形成有一靠抵 于螺帽外端的环抵肩,而该螺帽外周径向凹设有挡止部,而碳纤维元 件相对形成插入部对合嵌固于该挡止部中,藉碳纤维元件的环抵肩及 插入部与螺帽的限制部、挡止部的互抵限制及挡止,使螺帽能稳固结 合于碳纤维元件中,有效的承受螺栓锁接碳纤维元件的轴向锁紧应 力,并藉螺帽沉孔状的螺孔设置,令螺帽无损坏连结件之虞,而能提 供更佳的螺栓锁合功效。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创作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 的,兹附以较佳实施例与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系传统碳纤维竖管锁接结构分解示意图2系传统碳纤维竖管锁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3系传统碳纤维竖管锁接结构的立体局部剖面示意图4系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局部剖面示意图5系本技术螺帽的剖面示意图6系本技术螺帽的端视示意图7系本技术运用于竖管的组合剖面示意图8系本技术螺帽第二实施例示意图9系本技术螺帽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竖管100管盖11埋孔12螺帽121限制部.13螺栓14环抵肩20车把手30碳纤维元件31埋孔32环抵肩33插入部34螺栓35垫圏36管盖40螺帽41螺孔42限制部.43挡止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碳纤维是以纤维层含浸的吸收环氧树脂,使其表面具 有微黏性,然后以一层或复数层模式,透过模具以高压及高温的方式予以成型出所需的产品形状,如图4所示,得到一刚性极佳的碳纤维 元件30;请续参阅图4至图7所示,本技术主要在热固碳纤维元件 30成型时,于碳纤维元件上直接将金属制的螺帽40予以包覆,使碳 纤维元件30在固化后能一体结合该螺帽40,并使结合处相对形成一 埋孔31,而该螺帽40如图5所示,于其内沿轴向的设置有一封闭内 端沉孔状的螺孔41,该螺孔41开口端则连通至石友纤维元件30外(如 图7所示);如图6所示,螺帽40外周另设有供埋孔31对应彼此啮固的链齿 状限制部42,用以阻止螺帽40因受螺合应力而与石友纤维元件30埋 孔31周壁间产生自转打滑;而该螺帽40外周的限制部42,并可如 图8及图9所示,呈尖齿或方齿形设置,只须能使其达成与碳纤维元 件30啮固的功能即可。请再参阅图4及图7所示,该碳纤维元件30于埋孔31外端缘径 向颈缩形成有一靠抵于螺帽40外端的环抵肩32,螺帽40外周另径 向凹设有二个挡止部43,而碳纤维元件30则以插入部33对合嵌固 于该挡止部43中,能藉环抵肩32、插入部33与螺帽40、挡止部43、 限制部42等互抵限制及挡止,而使碳纤维元件30和螺帽40能稳固 的结合,以提供螺栓34锁合之用,并能提高螺帽40所承受的锁紧应 力,而无破坏与碳纤维结合处的壁面,致发生脱出碳纤维元件30的 情形。请再参阅图7所示,为本技术应用于竖管的实施例,该实施 例主要是说明其实施时的状态利用螺栓34穿掣一垫圈35及一管盖 36后,再螺合一竖管碳纤维元件30,用以将该竖管碳纤维元件30锁 固于车4巴手上,由该实施例可知,本技术螺帽40的螺孔41由于 呈未贯穿状,所以可藉由控制该螺孔41的深度,使其与螺栓34的实 际螺合长度相等,令该螺栓34锁到底之后,恰能为螺孔41内端限位, 如此便能减少操作人员的注意能力,当然亦可将螺帽40内的螺孔41 设计为贯穿状(图式内未示),此时只需控制螺栓的螺锁施力,亦可 避免损坏连结件之虞。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螺帽结构新颖,而^f吏用于碳纤维元件上 作为与螺栓结合的锁固件,不仅能令碳纤雉元件及螺帽的结合强度大 大增加,同时又可降低连结件的损坏,而为一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 其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合于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具文提 出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 以之限定其实施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修_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碳纤维元件成型时直接固结金属制的螺帽,使固结处相对形成一埋孔,而该螺帽沿轴向具有一连通至碳纤维元件外的螺孔;该螺帽外周设有供埋孔对应彼此啮固的限制部;碳纤维元件于埋孔外端缘径向颈缩形成有一靠抵于螺帽外端的环抵肩,且螺帽外周径向凹设有挡止部,而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螺帽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碳纤维元件成型时直接固结金属制的螺帽,使固结处相对形成一埋孔,而该螺帽沿轴向具有一连通至碳纤维元件外的螺孔;该螺帽外周设有供埋孔对应彼此啮固的限制部;碳纤维元件于埋孔外端缘径向颈缩形成有一靠抵于螺帽外端的环抵肩,且螺帽外周径向凹设有挡止部,而碳纤维元件则以插入部对合嵌固于该挡止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叔谊
申请(专利权)人: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