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铺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6米,长度为50~100米,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长丝土工布。土工布具有优良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作用,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特性,广泛用于水利、电力、矿井、公路和铁路等土工工程。
2、传统的土工布铺设方式多为人工滚铺,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人配合,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和劳动力,而且铺设效率较低,铺设的效果也较差,不利于大面积土方施工的作业需求,也有小部分用机械进行土工布铺设,但此种专门铺设的机械成本较高,而且操作方式也相对复杂,难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性。
3、因此,亟需要开发一种方便操作且成本不高的用于土工布的铺设装置,以改善目前的土工布的作业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便捷、低成本的土工布铺设装置,利用矩形框架与转动构件共同架设土工布,通过拉拽土工布的端头,使土工布在转动杆同时配合套筒与垫筒的方式下进行快速展开,通过出布框对土工布的出布一端进行限位,确保其铺设方向的一致性,简单易操作,有效避免目前人工铺设的低效率以及部分机械铺设方式的高成本,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包括框架构件和转动构件,转动构件横向穿设在框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框架构件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
5、基于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侧板和骨架板,侧板的下端与底板连接,骨架板的顶部与顶板连接,且骨架板固定连接在侧板的内侧。
6、基于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框架构件的前端还设置有出布框,出布框固定连接在两个骨架板上。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转动构件包括转动杆、两个配合件和两个套筒,两个配合件与两个套筒对应配合并连接在支撑部上,转动杆穿设在两个套筒中。
8、基于上述方案,进一步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置限位杆。
9、基于上述方案,进一步地,转动构件还包括两个垫筒,两个垫筒均套设在转动杆上并位于两个支撑部的外侧,垫筒的外壁和内壁分别与套筒和转动杆螺纹配合。
10、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通过设置框架构件和转动构件,将土工布穿设在转动构件上并位于框架构件内,通过抽拉土工布的端头使土工布在转动杆上旋转,即可实现对土工布的单人铺设作业,有效替代传统人工作业的多人滚铺方式,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
12、2、本装置的结构制作简便且易操作,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土工布的铺设任务,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铺设效率,可满足大面积的土方施工作业需求,在土工工程领域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13、3、本装置可以适用于平地或斜坡等多种不同的地形和环境下的土工布铺设作业,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构件(1)和转动构件(2),转动构件(2)横向穿设在框架构件(1)上,土工布(3)安装在转动构件(2)上并位于框架构件(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13)包括侧板(131)和骨架板(132),侧板(131)的下端与底板(12)连接,骨架板(132)的顶部与顶板(11)连接,且骨架板(132)固定连接在侧板(13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21)的两端均设置限位杆(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筒(25)的外壁和内壁分别与套筒(23)和转动杆(21)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构件(1)和转动构件(2),转动构件(2)横向穿设在框架构件(1)上,土工布(3)安装在转动构件(2)上并位于框架构件(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布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13)包括侧板(131)和骨架板(132),侧板(131)的下端与底板(12)连接,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永,刘洋洋,芦卫亮,刘诚,熊毅奇,杜愿鹏,贺文军,卜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