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桩基础结构,为灌注桩基础在串珠型溶洞发育的岩溶地区采用钢护筒跟进法施工,具体涉及了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
技术介绍
1、桩基础是利用桩及承台把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深处地基承载力较大持力层上的一种基础。而在串珠型溶洞发育的岩溶地区进行灌注桩基础施工时,钢护筒跟进法是较为常用的成桩方式。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告号:cn220550544u)公开了一种串珠状溶洞桩基础结构,属于溶洞处理
,解决了串珠状溶洞难以处理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内护筒组件和外护筒组件,外护筒组件由多个外护筒单元依次连接组成,外护筒单元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相邻的外护筒单元之间彼此搭接;内护筒组件套设在外护筒组件内部,内护筒组件内灌浆形成桩基础。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桩基施工的安全性和提升桩基施工质量,减少灌浆量,提高成孔质量,节省施工成本,有效解决了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易发生塌孔、漏浆等施工难题。
3、但在上述方案中,外护筒与溶洞地质之间连接抓地紧固性较差,外护筒通常为圆柱形,其外表面与溶洞地质接触面积较小,进而无法提高外护筒与溶洞地质之间的抓地紧固性,不利于对桩基础的牢固保护支撑。
4、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外护筒与溶洞地质之间连接抓地紧固性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
3、优选的,所述加固块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六十度,所述加固块一端与外护筒的表面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4、优选的,所述加固块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5、优选的,所述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底端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外护筒和内护筒的顶端等角度开设有卡槽。
6、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内部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块和卡槽俯视图的形状为弧形。
7、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端等间距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块顶端与外护筒和内护筒的底端之间呈一体化成型。
8、优选的,所述外护筒内壁的顶端焊接有起吊块,所述起吊块的一端与内护筒外表面焊接,所述起吊块的底端开设有起吊槽。
9、优选的,所述起吊槽横截面的形状为倒u形,所述起吊块和起吊槽关于外护筒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内护筒的内壁等角度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俯视图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11、优选的,所述加强块俯视图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加强块两侧分别与外护筒内壁和内护筒的外表面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技术中可利用卡块,提高外护筒和内护筒底端与桩端持力层卡紧安装稳定性,并且焊接的加固块,可增大外护筒外表面与岩溶地区深度方向非溶土洞区段的接触抓地力,且加固块上开设的通槽,进一步提高砂石或泥土与加固块接触面积,进而可进一步提高外护筒在串珠型溶洞发育的岩溶地区安装后的牢固稳定性,并且利用焊接三角形的加强块,可提高外护筒和内护筒连接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外护筒和内护筒连接安装后的整体刚度,同时利用预留槽,保证上下护筒紧密结合。上述装置综合后进一步减少灌浆量,克服成孔困难,提高成孔质量,提高其实用性;
14、2、本技术中利用起吊块和起吊槽,便于工作人员对外护筒和内护筒的起吊动作,进而便于对外护筒和内护筒的起吊安装动作,同时再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卡合,使得多个外护筒和内护筒之间拼接组装更为准确,且可提高多个外护筒和内护筒拼接组装的牢固稳定性,便于后续钢筋笼桩基础的浇筑施工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包括外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1)的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加固块(2),所述外护筒(1)的内壁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所述加强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护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2)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六十度,所述加固块(2)一端与外护筒(1)的表面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槽(9),所述通槽(9)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1)和内护筒(4)的底端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卡块(3),所述外护筒(1)和内护筒(4)的顶端等角度开设有卡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与卡槽(7)的内部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块(3)和卡槽(7)俯视图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的底端等间距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块(3)顶端与外护筒(1)和内护筒(4)的底端之间呈一体化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1)内壁的顶端焊接有起吊块(5),所述起吊块(5)的一端与内护筒(4)外表面焊接,所述起吊块(5)的底端开设有起吊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槽(10)横截面的形状为倒U形,所述起吊块(5)和起吊槽(10)关于外护筒(1)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4)的内壁等角度开设有预留槽(6),所述预留槽(6)俯视图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8)俯视图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加强块(8)两侧分别与外护筒(1)内壁和内护筒(4)的外表面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包括外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1)的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加固块(2),所述外护筒(1)的内壁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所述加强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护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2)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六十度,所述加固块(2)一端与外护筒(1)的表面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槽(9),所述通槽(9)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1)和内护筒(4)的底端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卡块(3),所述外护筒(1)和内护筒(4)的顶端等角度开设有卡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珠型溶洞发育地区的桩钢护筒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与卡槽(7)的内部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块(3)和卡槽(7)俯视图的形状为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渝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