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轧热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和硅钢退火炉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冶金行业中的硅钢连续热处理处理线中都会有张力释放装置。在低、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的热处理线采用的都是卧式退火炉,退火炉入、出口需设置张力释放装置,因此,配套的张力释放装置也采用立式结构。
2、然而,现在有部分退火炉采用立式结构,需要配套设置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同时其辊子数量少,这样纠偏辊就可以设置得靠近退火炉,从而提高带钢的质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辊子数量少的张力释放装置。另外,因现有部分采用气缸式驱动,此种驱动方式气缸输出杆与带钢张力在同一轴线上,容易引起气缸输出轴收到弯矩,导致其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和硅钢退火炉生产系统,旨在减少辊子数量,同时其结构稳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包括机架、移动架、转向辊、第一直线导轨和气缸,其中,
3、所述移动架通过第一直线导轨安装于机架上,气缸固定于机架的侧面上,一转向辊支承于移动架上,气缸的输出杆和移动架采用球面接触方式转动连接以带动移动架相对于机架滑动。
4、优选地,所述移动架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球形压头,气缸的输出杆自由端上固定套设有球形推头,球形推头插入凹槽内且与球形压头之间球面接触,球形推头位于凹槽的外侧盖设有推头压板。
5、优选地,所述推头压板通过紧固件与移动架可
6、优选地,所述推头压板套于气缸的输出杆外侧且其底部与球形推头和移动架的侧面相抵接。
7、优选地,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转向辊进行运行方向角度调整的纠偏机构。
8、优选地,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安装于移动架上的纠偏液压缸,纠偏液压缸的输出辊与转向辊的轴承座铰接,纠偏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移动架上。
9、优选地,所述转向辊的轴承座安装于移动架上第二直线导轨上,纠偏液压缸带动轴承座相对于第二直线导轨滑动。
10、优选地,所述纠偏液压缸输出轴的轴线安装高度低于气缸的输出杆轴线高度。
11、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硅钢退火炉生产系统,包括退火炉、位于退火炉入口侧依次设置的炉前张力辊、炉前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前纠偏辊、以及位于退火炉出口侧依次设置的炉后纠偏辊、炉后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后张力辊,其中,炉前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后张力释放装置均采用上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所述炉前纠偏辊和炉后纠偏辊分别位于退火炉的入口侧和出口侧。
12、优选地,炉后纠偏辊的辊子轴承座下方设置有张力计以将其集成有张力计辊的功能。
13、本技术提出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采用一个转向辊再配合带钢的运行轨迹,即可实现释放带钢张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辊的结构,采用本张力释放装置后,纠偏辊可以设置得离退火炉更近,降低了张力控制的难度。另外,气缸的输出杆和移动架采用球面接触方式转动连接,可以有效避免气缸杠杆受弯矩,从而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移动架、转向辊、第一直线导轨和气缸,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球形压头,气缸的输出杆自由端上固定套设有球形推头,球形推头插入凹槽内且与球形压头之间球面接触,球形推头位于凹槽的外侧盖设有推头压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压板通过紧固件与移动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压板套于气缸的输出杆外侧且其底部与球形推头和移动架的侧面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转向辊进行运行方向角度调整的纠偏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安装于移动架上的纠偏液压缸,纠偏液压缸的输出辊与转向辊的轴承座铰接,纠偏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移动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液压缸输出轴的轴线安装高度低于气缸的输出杆轴线高度。
9.一种硅钢退火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炉、位于退火炉入口侧依次设置的炉前张力辊、炉前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前纠偏辊、以及位于退火炉出口侧依次设置的炉后纠偏辊、炉后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后张力辊,其中,炉前张力释放装置和炉后张力释放装置均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所述炉前纠偏辊和炉后纠偏辊分别位于退火炉的入口侧和出口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硅钢退火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炉后纠偏辊的辊子轴承座下方设置有张力计以将其集成有张力计辊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移动架、转向辊、第一直线导轨和气缸,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球形压头,气缸的输出杆自由端上固定套设有球形推头,球形推头插入凹槽内且与球形压头之间球面接触,球形推头位于凹槽的外侧盖设有推头压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压板通过紧固件与移动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压板套于气缸的输出杆外侧且其底部与球形推头和移动架的侧面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转向辊进行运行方向角度调整的纠偏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钢用卧式张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安装于移动架上的纠偏液压缸,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臣,张毅,马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